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直接故意
B
过于自信的过失
C
间接故意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主观。
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刘某将药放在孩子可以拿到的地方,应当预见幼小的女儿可能拿到药误食,但因疏忽并未预见,导致女儿误食过敏而死的结果,因此刘某的主观心态为疏忽大意的过失。故本题答案为D。
B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A、C项: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刘某对于女儿的死亡结果,并不希望或者放任,而是排斥这种结果的发生的,故刘某的主观心态不是故意。
相关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小题,共50分)(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王某在网上购买的以下商品,能够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是( )。
某县委办公室主任吴某,吩咐其下属孙某,利用举办会议的机会,通过虚开发票冒领会议经费44860元。孙某自己留下9860元,将其余的35000元交给吴某,吴某据为己有。此事被监察部门发现并移交司法机关,吴某涉嫌的罪名是( )。
动物实验要遵循科学与伦理并重的原则,但伦理性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61.作为公民,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宪法, 增强宪法意识。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
张某驾车时因未张贴交强险标识,被交警孔某拦下,当场作出罚款50元的决定。下列关于该行政处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
道德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哪些形式来实现?( )①社会舆论②传统习惯③法律法规④内心信念
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下列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两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罪犯。( )
超我的活动遵循利他原则。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信号灯,对于价格机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