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婴儿哭泣,母亲不及时安抚——怀疑
B
幼儿园大班的小圆想帮父母做饭,父母不同意——内疚
C
幼儿尝试自己吃饭,因为撒了一地而被母亲拒绝——自卑
D
初三的王鸿对未来一片迷茫,家长未及时给予指导——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处于儿童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开始学会许多动作,比如吃饭、穿衣服和上厕所。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目标定向行为,开始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喜欢自己动手,不愿意完全依赖别人。如果父母给儿童过多的限制或者过度的保护,儿童就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羞愧。因此,当幼儿尝试自己吃饭,因为撒了一地而被母亲拒绝时,其可能会产生羞愧感,而非自卑感。C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A、B、D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C。
相关试题
12.科学老师在桌上放一个酒精灯,问:“把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学生答:“会。”老师说:“如果把纸折成一个盒子会不会燃烧呢?”学生说:“当然会。”于是老师把纸盒装满水,放到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燃烧起来。学生议论纷纷。老师说:“为什么装满水的纸盒就燃不起来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沸腾与蒸发”。该老师的导入不包括( )。
【不定项】4.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19.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其监护权由学校行使。( )
9.立法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使人民群众有效地参与立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体现了立法应遵循( )。
5.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这表明教师必须具备( )。
15.数学老师在教授“相遇问题”时,一开始呈现了“相对、相向、相背、同时”几个词,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行为表达出这几个词的意思,之后才开始讲相遇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 )。
23.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说明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只是在现有水平上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在未来很有可能被再次推翻。以上对于知识的理解更符合下列哪一学派的观点?( )。
3.某小学三(1)班语文王老师每天会在表格上把学生的听写情况按照优、良、中、差记载下来,并拍照传到班级QQ群里,针对王老师的做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2.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2019.12】小明学习了1元等于10角,1厘米等于10毫米之后,推算出1分钟等于10秒,这属于( )。
9.下列关于教育法律事实、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3.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