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33-36题
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第一力,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贡献率已经超过了70%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的恩格尔数在持续下降,在2017年已不足30%。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于旅游、交通、医疗保健等方面精神享乐方向过渡。在2017年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为51%,其中,以上述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成本在加大的同时,市场需求却十分旺盛,逐渐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最终趋势。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的多产业的结构优化,旅游行业正在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高度融合产品形式的创新性为消费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样化的消费层次。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带动消费需求的改变,使人们对于服务型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不断适应自身不断发展的精神需要。人们对于品牌的专业化和高性价比的追求已经渗透到旅游行业,2017年国内旅游收入高达45700亿元,是2010年的近4倍,旅游人数的增多和人均花费的提高带动旅游行业向刚需转变。根据中国社科院情实验室发布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出,中国的乡村旅游在未来十年仍将处于发展的“快车道”。2025年将由日前的13.6亿人次增长到30亿人次。在新消费革命时代,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会成为日趋合理化以及大众化的消费热点。
A
消费行为拉动经济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一直持稳定
B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带动消费需求的改变
C
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的多产业的结构优化
D
中国的乡村在来年仍将处于发展的“快车道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事考帮答案】B。主旨概括题。
文章首先介绍中国经济的变化,以及具体体现在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接着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带动消费需求的改变,最后具体说明这种改变的具体体现,因此文段重点介绍中国消费结构带动消费需求的改变,对应B项当选。
A项,对应文章首句,引出话题,非重点,排除;
C项,“多产业的结构优化”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表现,非重点,排除;
D项,乡村是后文补充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两方面的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本部分共30题,每题1分。请开始答题:11.下判选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39.对于文中划线部分提到新抗生素迅速被抵抗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100.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有( )个。①2016~2020年,G省货物进口额与出口额增减同向的年份有2个②2020年,G省纳入统计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增加超过500亿元③2020年,G省主要商品进口单价同比上升的商品占表中商品的比例不到30%④2016~2020年,G省货物出口额增加最多的年份,当年货物进口额的增长率超过10%
89.2020年,东部地区除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之外的省市互联网业务收入约比2019年:( )
37.根据文章,之所以被称为超级细菌,是因为这种细菌( )。
54.牛鞭效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个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避免了牛鞭效应的是( )。
26.第三段中作者沿额尔古纳河北行时所见的景致不包括( )。
35.根据文意接下来第段作若会涉及到的内容最可能是( )。
43. “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壮大,既是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过程,也是有效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的过程。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拓展了便捷化、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的社会服务消费空间,在此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以在线教育为例,《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有机构预测,相关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技术的日趋成熟,打开了产业空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80.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
3.某种产品每箱48个,小李制作这种产品,第一天制作了1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制作1个。x天后总共制作了整数箱产品。问x的最小值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
88.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中,2019年和2020年互联网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均高于上年水平的地区有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