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林冠和枯枝落叶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增大了下渗率
B
同自然条件下,无林地土壤直接蒸发量小于林内土壤
C
森林在土壤中大量根系的发育增大了土壤的渗蓄能力
D
林地蒸散发是植被截留蒸发、植物散发和土壤蒸发的总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森林水文效应是指森林覆盖对径流、蒸发、降水等水循环要素及河流水情、地下水、水质、泥沙等水文现象的影响。
A项正确,林冠及枯枝落叶层能够截留降水,从而延缓地表径流的速度,增大下渗率,而且枯枝落叶有很大的孔隙度,可以吸收和渗透降水,使得雨水下渗率增大。
B项错误,由于林中遮蔽、气温低、湿度大、风速小、紊动扩散受限制,加之林地土壤有枯枝落叶覆盖,阻滞了土壤水分向大气散发,故林内土壤直接蒸发小于同自然条件下无林地土壤的直接蒸发量。
C项正确,森林在土壤中大量根系的发育,对土壤有良好的改造作用,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团粒结构及非毛管孔隙率,因而林地比非林地有较高的渗蓄能力。
D项正确,林地蒸散发是植被截留蒸发、植物散发和土壤蒸发的总和。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98. 新华书店在售的某书籍有精装本和平装本,精装本售价80元/本,平装本售价50元/本,每购买20本精装本赠送1 本平装本。若某单位花12100元购买了200本(含赠送的平装本),则其中精装本有:
49. 近年,中国部分科幻电影在国际票房收入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表现了人们对科技和人 文主义的考量,从更深层次的生态文化视角考虑科技和人类的关系。在科幻电影的亚类型创作上,中国具有广 阔的开发空间。中国文化经验和记忆的融入为科幻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或者细化成文化亚类型提供了可能性。 相较于具有民族性限制的中国魔幻、玄幻电影作品,科幻电影具有国际通约性,因此借助科幻题材,表达人类社会共同议题,将促使中国科幻电影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沟通载体。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43.A、B两地相距1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相遇后,甲原路返回A地,乙继续向A前行,当甲、乙均到A地结束。已知乙的用时是甲的三倍,那么甲的速度是乙的:
91. AB两地有三种不同的航线飞行时长分别为5、6、7小时,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达B地后返回A地,同时 返回的飞行方案有几种?
75. 探索性调研是在调研专题的内容与性质不太明确时,调查人员为了了解问题的性质,确定调研方向与范围而进 行的收集初步资料的调查;描述性调研是对市场上存在的客观情况如实地加以描述和反映,从中找出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探索性调研的是:
106. 2009年-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差额最大的年份是:
35.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 和平而非战争,合作而非对抗,这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____历史、____先烈、____和平、____未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87. 1901年在伊朗苏萨城废墟中出土的罐子上发现了一种古老语言,被称为埃兰语,考古学家最近破译了它。考证 发现: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波斯一带使用。 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考古学家由此推测: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上述推测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下列哪项观点?
46. 与射电望远镜相比,大型光学望远镜对环境的要求更加苛刻,比如晴夜数、天光背景亮度、视宁度等,所以优 质的光学观测台址是稀缺资源。此前国际优质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几乎都集中在西半球。而我国青海省冷湖台址 区域每年可观测时间达300天,可沉降水汽柱也远优于其他地区的大型光学天文台。冷湖所在的经度区域尚属 世界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区,由于天文观测常需要接力观测,随着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建设,这里将成为国 际光学天文研究的重要基地。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在传统的文化消费中,无论是阅读书籍、聆听音乐还是欣赏影视作品,都是单向度的,创作与消费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在体验式文化消费中,消费者不仅参与创作,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这让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独一无二的作品背后,是独一无二的经历与体验。体验式文化消费因而具有唯一性、当下性与不可复制性。另外,体验式文化消费中的互动过程,综合利用包括 VR、AR 在内的多媒体数码技术,提供跨媒介的多感官体验——如温度、质感、震动等在传统文化产品中很难体验到的综合感官效果,为叙事与审美提供了更多维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101. 1976至2020年期间,全球脑科学领域五年论文发表量的同比增长量最多的是:
81. 研究人员对人的“头骨突起”进行了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调查对象包括1200名年龄在18岁至86岁的普通 人群,研究发现,颅骨底部出现骨质突起的情况在年轻人中比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尤其是在18岁至30岁年龄 组的男性当中,研究者认为, 一些人颅骨底部出现的奇怪的“头骨突起”与他们长时间弯下脖子看智能手机时 的奇怪角度有关。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