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甲;1/2
B
乙;1/3
C
丙;3/7
D
甲;5/7
正确答案 :B
解析
B 【解析】工程问题。
解题重点:1. 熟悉最小公倍数的算法;2. 熟悉周期余数类问题的解题步骤。
解题过程:设公路修筑任务的工作量为 504(24、28、36 的最小公倍数),则甲、乙、丙三组工程队的效率分别为 21、18、14。每组工作 1 天后换班,即以 3 天为周期进行轮换,每次轮换可以完成 21+18+14=53 的工作量。504÷53=9……27,轮换 9 次后,剩余 27 的工作量,甲工作1天完成 21,还剩余 6,乙再工作 1 天即可完成,当天完成其日工作量的 6÷18=1/3。
故本题答案为 B 项。
相关试题
44.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到 2021 年底前,各地区设立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并在地方接听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一个号码服务,各地区归并后的热线统一为“_____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供“7×24 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21. 2020 年 12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经过 8 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 _____ 和区域性整休贫困,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75. 从下列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定的规律性( )。
56. 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 _____ 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9. 李某在平安超市购买放心食品厂生产的火腿肠一袋,食用后出现腹泻并就医确诊为食物中毒,后发现该火腿肠已过期且变质。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43. 2020 年 12 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 _____ 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3.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 2021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城镇新增就业 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 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 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 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用除上述目标外,还有( )。 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 以上 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③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5% ④粮食产量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
27. 2021 年,我国将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当前,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实施( )。 ①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③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④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 ⑤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64.“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要大力建设韧性城市。什么是韧性城市 ? 简言之,________________。2020 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就让我们对城市韧性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城市如何在风险中正常运行并保持韧性,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一方面, 疫情期间,城市服务与供给模式全面向线上化转变,城市居住、交通等空间的功能形态与使用模式均面临重新定义。另一方面,疫情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一系列泛智慧城市技术的检验。新兴技术最终为各级城市管理者的高效精准治理、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的远程运维及公众群体的积极参与等提供了全方位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大幅度减少了城市各方面所受的负面影响,进而从多维度提升了城市的韧性。 最适合填入上述文字划横线处的是( )。
90. 过去 50 多年,全球山地冰川在快速消融。为阻止这一趋势,2020 年 8 月,某研究团队尝试了给冰川盖“被子”的新方法,即用一块超薄、超强、防水、隔热和反光的高分子合成纤维材料,在青藏高原达古冰川覆盖了一块 500 平方米的分离区域。团队年底宣布,实验证明,这种新方法 能够减缓冰川消融,对阻止小型山地冰川融化具有普遍适用性。 以下各组合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实验结论的是?( ) ①实验结果一 : 覆盖区域与未覆盖区域的冰体相比,减少冰川消融厚度达 1 米 ②实验结果二 : 达古冰川受太阳直接辐射影响,运动相对频繁、消退速度较快 ③实验结果三 :“被子”材料抗腐蚀、抗生物破坏,可回收利用,对环境无害 ④实验结果四 : 新方法投入人、财、物少,可在小型山地冰川大规模推广应用
77.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永久基本农田。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