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阅读材料4,完成第77-78题:在小学低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小画家”一课。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小鹿小鸡等小动物们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服,冷,所以呆在家里没出来。”老师听了很不高兴,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让这个学生坐下后老师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谁能够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这时候,教室里安静极了,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看到这种情况,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
A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概给予否定
B
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教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C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恰当的
D
教师的课后总结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矛盾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
A项:题干中,教师问学生“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当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概都给予了否定。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案例中未体现。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案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都给予了否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恰当的。故C项符合题意。
D项: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做课后总结。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C。
相关试题
37.历史刘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刘老师的这种方法是( )。
24.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属于( )。
52.下列选项中,学校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
66.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征( )?
19.张老师在课堂上用红色的粉笔把重点内容标记岀来,以此来加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知觉效果。这主要是利用了知觉的( )。
18.老师教学生学习“蒸发”的知识时,特意在教室里放了一杯水,并要求谁也不能接近,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发现水明显少了,都感到疑惑。这种疑惑是一种( )。
8.《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46.学生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和完成复杂任务时,最有利的动机水平是( )。
13.毛泽东同志说:“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7.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45.从客观要求和内容来说,( )是教师的一种职责使命或任务,因而就存在着道德意识强制的因素,获得了“道德命令”的性质。
56.“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说明教师应遵守( )的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