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匠”的词义解释及演变
B
“匠”一词世俗文化的运用与社会现实不符
C
现在社会缺乏对劳动者和他们持有的“手艺”的尊重
D
劳动不分高低贵贱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事考帮答案】C 【事考帮解析】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先引出“匠”的含义及其在今天的运用,并通过“但”引出“匠”在古代是一个好词,代表“手艺人”,尾句再次通过“然而”引导转折,强调——转身出门来到零工市场,看见一双双灵巧的手举着“木匠”“瓦匠”的牌子在路边任人挑选,总觉得有些唏嘘。因此文段重点应落脚到尾句的转折之后,从“当下匠人在路边被挑选的状态”,可以看出文段意在强调现在社会缺乏对劳动者和他们持有的“手艺”的尊重,对应选项,D项当选。 A项,对应第一个转折前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与社会现实不符”无中生有,文段表明“匠”在今天看来还颇有些市侩气,排除;D项,文段并未讨论“劳动”的地位,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8.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
17.曹操:刘备
3.现在,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这句话中出现的错误属于( )搭配不当?
12.根据《2015-2024的农业展望》报告,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因为随着人口、人均收入和城镇化的弊端扩大,对食品的需求也将增加。收入的提高将促进消费者的饮食进一步多样化,尤其是增加相对于淀粉类食物的动物蛋白的消费。由此可以推出:
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③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④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13岁的甲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寄住在自己的大伯乙家,甲在放学途中与同学丙打架,致使丙右脸颊被严重划伤。对于丙的赔偿责任,应由( )承担。
20.( ) 对于 蜜蜂 相当于 产品 对于 ( )
15.下列属于下行文的是( )。
27.2003年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之比约为: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5.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两国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四、类比推理:类推两个对象的共同属性,先给你有某种关系的两个词或词组(因果、象征、特征描述、属种等)要求从四个答案中选出一对,其间关系与给出的最为相似。(每题1分,共5分)16.农业: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