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弱化
D
负弱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负强化。 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做家庭作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教师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法,促使学生课堂作业全对的行为增加,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故B项符合题意。 A项: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给予奖励),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38.以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内容的有( )。
避免遗忘的措施有哪些?
33.一般认为,避免失败动机较高的人喜欢( )。
6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时在前排同学的后背贴纸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他还曾用小石头砸坏邻居家的窗户。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也对他非打即骂。9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了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班主任耐心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对小辉进行全面了解后,班主任对他的父亲说:“你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了著名的企业家。(1)从学生的特点分析案例中的教师是如何看待并教育小辉的。(2)联系材料分析案例中的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
35.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 )。
46.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
2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就是尊重和接纳学生的所有行为。
56.某现任教师,因故意犯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其教师资格( )。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31.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包括( )。
59.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