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蓝色多瑙河》——巴赫
B
《安魂曲》——莫扎特
C
《天鹅湖》——柴可夫斯基
D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解析】人文常识。 A项,《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作品。此曲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选项对应错误,当选。 B项,《安魂曲》作于1791年,d小调,也称为《安魂弥撒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选项对应正确,排除。 C项,《天鹅湖》音乐由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他采用交响乐写作手法,构建了一个宏大的音乐场景,许多乐曲成为传世经典,选项对应正确,排除。 D项,《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选项对应正确,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相关试题
47.人每天都会眨眼无数次,有时是有意识的动作,有时则是“自动”进行的。这些“自动”进行的眨眼动作的主要目的是( )。
鸟笼逻辑源自这样一个故事: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生活中并不少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体现鸟笼逻辑的是( )。
74.计数器∶个
原始民族的艺术作品大半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它们的创作常常是为了______的目的,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______而已。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7.人每天都会眨眼无数次,有时是有意识的动作,有时则是“自动”进行的。这些“自动”进行的眨眼动作的主要目的是( )。
47.人每天都会眨眼无数次,有时是有意识的动作,有时则是“自动”进行的。这些“自动”进行的眨眼动作的主要目的是(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知觉过程的心理规律,可以归纳为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即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知觉恒常性的是( )。
97.从输入地看,就业的农民工变化幅度排名第二的地区是( )。
70.牡丹∶富贵花
47.人每天都会眨眼无数次,有时是有意识的动作,有时则是“自动”进行的。这些“自动”进行的眨眼动作的主要目的是( )。
某足球联赛积分规则如下:每队赛30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在2020赛季中,希望队以总积分77分位居积分榜首位,且负的场数比平的场数少,则这个赛季该队共胜了( )场比赛。
按计划修建一段公路,当完成了任务的3/4时,由于突降暴雨,使得工人们的修建速度降低了1/4。但为了保证工期,施工单位通过安排调度,将每天的工作时长增加了50%,结果共用140天完成任务。那么原计划( )天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