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消费者和企业的选择,都面临资源稀缺性约束
B
消费者和企业作为微观主体,都符合经济人假设
C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是主观感觉上的获得
D
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正确答案 :A B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ABD。考查经济常识-微观经济。AB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学科。在微观经济学范畴中,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内在联系的理论。在微观经济学范畴中,其行为主体消费者、企业、政府等都受到资源稀缺性约束,且满足理性人(经济人)等假设。故AB对。 C项: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是消费者主观上的额外“获得感”。生产者剩余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最低供给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给生产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产品提供者在市场交易中实际获得的收益与其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的差额。简言之,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与其成本的差额(在供给曲线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和价格之间的面积),即生产者剩余是客观的收益。故C错。D项:在微观经济学中,因为资源稀缺性等原因,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生产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故D对。综上,故本题选ABD。
相关试题
9. 甲在其宅基地上建得两层小楼,甲对房屋的所有权自房屋建成之日起取得。( )
31. 公文的文面格式指公文正式文本的印制规格样式。( )
7.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不能同时存在于一物之上。( )
32. 下列关于公文报告的说法,错误的是( )。
45. 下列关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说法,错误的是( )。
38. 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党的思想引领,实践引领,组织引领。( )
1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 )
20.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标志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
5. 14周岁的甲与手机经销商签订了标的额为1万元的智能手机买卖合同,该合同效力待定。( )
24. 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某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已满12分,交警可以依法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 )。
5. 下列对我国当前国情及政策的理解,符合实际的是( )。
28. 慰问信是机关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公务书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