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本题考察认知水平,属于识记的是AB,属于分析的是D,属于评价的是C。
相关试题
为向教师和学生不断提供学习成败的反馈,制定或修改教学计划,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量称为( )。
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是发现学习的倡导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布克与诺维让两组大学生以最快速度和正确性来做练习,连续进行75次,每次30秒,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知道每次练习的成绩,乙组不知,自第51次开始,两组条件对换,结果前50次甲组成绩比乙组好,后25次甲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见图)。(1)试解释甲、乙两组的成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这个实验结果对我们日常教学有何启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归结为相同的教学原则。
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来考悲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 )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称为( )。
下列选项中,与例图的四个图形有一致性规律的是( )
动机可以理解为在( )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做教育方案,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位于南京鸟夫子庙附近的乌衣巷因唐代著名诗人( )的诗句名闻遐迩。
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下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