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甲、乙、丙、丁四条口罩生产线均能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口罩,不同生产线每小时生产每种口罩的最高产量如下表所示(已知每条生产线每小时内只能生产同一种口罩):
A
16
B
17
C
18
D
19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C口罩不能同时生产,A、B口罩或B、C口罩可同时生产且A生产优先。因此先安排甲、乙、丙、丁四条生产线共同生产A口罩,10000÷(400+200+500+500)=6小时……400个,则耗时6小时,还剩400个。第7小时由甲生产线单独生产A口罩即可全部完成,与此同时安排乙、丙、丁生产B口罩,完成了(300+500+400)×1=1200个,还剩10000-1200=8800个。接下来,安排丙、丁生产线生产剩余的8800个件B口罩,需要8800÷(500+400)=9小时……700个,需要10小时;安排甲、乙生产线生产10000个C口罩,需要10000÷(600+400)=10小时。此时三种产品各10000件均已完成生产。故最少需要6+1+10=17小时。
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知觉:心理学
下面图形的右边三块是从左边图形顶部相向垂直于底部切割下来的图形,被切割后,剩下的那块是( )。
舍本逐末:深入浅出
1. 乐观地说,先不论孩子们写了什么,仅就这种想象的本身,就_____着多彩的光芒:教育的成就、文学的繁荣、出版的敏锐。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长期耐心细致的普法教育活动,确实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于法律的信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纸面上的法律并不能自动保障人们的权利,仅仅通过法制宣传与教育,并不能全面深入地促成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纸面上的法律条文到底意味着什么,还要依赖法律机构的运作者来表达。换言之,以法官为核心的法律人团队,才是法律最根本的载体;法律人的职业活动,才是活生生的法律;法律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昭示着法律的真实面目。因此,如果要让社会公众知道法律是什么,与其举行一百场法律讲座,发放一千份宣传资料,还不如严格按照法律精神,进行一次诉讼活动。一次公正的诉讼,尽管亲见亲历者人数有限,但是通过口耳相传,就会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法律人值得依赖,法律值得信仰。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哪一项分析正确?( )
一旧书店简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3倍,精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4倍,有天一共卖了120本书,每本书的成本都是1元钱,如果这些书所得的净利润(销售收入减去成本)为300元,那么这天共卖出( )本简装书。
14. 绝大多数剧本的创作周期是以季为单位,多拉快跑的结局必然使创意____,自我重复、借鉴、抄袭他人便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实验的目的?( )
填入问号处最恰当的是( )。
如仅安排甲和丙生产线在50小时内生产A、B、C口罩各10000个,甲生产线至少要生产多少个口罩?
关于文化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