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依靠一定的介质
B
异向介质和变换光学是21世纪最热门的研究方向
C
从理论上来说,不可能设计出完美的隐身器件
D
物体隐身的实现与对电磁波的操控有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D 【解析】细节理解题。D项,由“这意味着……对电磁波的自由操控,从而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完美隐身”可知,说法正确,当选。
A项,由“电磁波在介质中会沿着给定的曲线传播”可知,“需要依靠一定的介质”无中生有,排除;
B项,由“异向介质和变换光学……并迅速成为21世纪电磁领域的研究热点”可知,“最热门的研究方向”偷换程度,排除;
C项,由“从而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完美隐身”可知,“不可能设计出完美的隐身器件”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打破变换光学理论限制 遗传算法助力隐身器件设计》
相关试题
85.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选项是( )。
20.共享充电宝成了“价格刺客”,只因共享充电宝需要至少4个小时才可充满一台普通容量手机电池,以每小时充电3-10 元计算,价格偏贵。如何才能打破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怪圈”?_____要靠创新。一方面,这需要模式创新一一把消费需求导入新的消费场景,并借此实现多元化的经营。譬如,向充电宝上游产业链展开探索、促使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这需要技术创新一一电池技术本身和无线充电技术的进步。当新的技术逐渐成熟、站稳脚跟,共享充电宝便有可能成为市场中的“_____”。到那时,“充电刺客”自然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6.绝大多数高校的运营,都以公共财政为基础。这也意味着本质上全体纳税人都是大学的“股东”,大学仰仗的是全民的付出,因而理所应当对外开放。当然这种理念层面的定义,对大学的实际管理来说未必有直接影响,但大学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大学的立身之基,注定了它没法割断和社会的联系。不过,大学的日常管理可能会因此遇到一些难题,比如游客蜂拥而来,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但大学的管理能力、不恰是应该在这种时候体现?根据上述文段可知,作者对大学对外开放持( )的态度。
44.1.77,7.49,13.36,( ),25.08。
17.依次填入下列画横线部分的字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1)据迄今的考古成果及相关历史研究显示,中国的雕漆艺术真正形成于汉唐之时,宋代随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域外,中国雕漆艺术旋即在国际上声名_____起。(2)青年干部正值人生韶华,道阻且长,万不可因急于求成的浮躁之态扰乱自身久久为功的韧劲儿,而是要学会着眼当下,不好高_____远,笃定专一走好脚下路、尽心竭力干好手中事。(3)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本身的“自我”在逐渐形成,他们会变得特别有主见,不再对家长唯唯_____或唯命是从。
91.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倍。
78.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以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之后症状逐渐缓解、过后痉挛部位可能会有残留痛感。很多人认为发生抽筋补钙就行,但专家表示,一旦发生抽筋就盲目补钙是不可取的。如果下列选项为真,最能支持专家观点的是( )。
80.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根据上述陈述,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新时代文学_______于新时代的沃土。沃土需要勤奋耕耘,才能生产出累累硕果。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学的富矿,富矿需要打深井、下大力气开采,才能获取艺术的瑰宝。聚焦新时代、_______新主题、塑造新人物,已经成为当下广大作家的自觉追求。作家要进一步自觉打破心的壁垒,拆除情感的_______,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走入实践深处,走进人民心里,从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获取文学创新发展的动力和能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1.研究人员在观察年轻人和老年人在面对他人的心理痛苦大脑的激活状态时,发现老年人的神经元连接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惰性,负面情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度地改变它们,特别是在后扣带皮层和杏仁核中,这两个大脑区域强烈参与情绪管理和自传体记忆。这段文字中的“它们”是指老年人的( )。
21.①经海路输入埃及的木材在社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尤以产自黎巴嫩的雪松为贵②古埃及人海洋航行所获得的主要物产是木材③木材沉重,只有在具备航海能力并开拓相应的海洋贸易路线后才能够便利运输④这种木材香气浓郁,与埃及本土产树木相比,更为轻便耐用、不易腐蚀,是造船的极佳原料⑤古埃及人偏好使用雪松制作船舶、家具、雕像和棺木将上述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其理念在我国根本法中有所体现,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