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根据下列材料,作答1-3题。
某日,甲乙二人携带事先准备好的胶带、绳子等作案工具预谋实施抢劫,并乘坐了丙女驾驶的出租车。当车行至郊区路段时,经甲示意,乙猛击丙数下,致其昏迷,二人抢得丙驾驶的汽车、手机1部、现金若干。甲乙害怕丙醒后报警,遂谋划用挖坑掩埋的方法将丙灭口,商议由甲去附近寻找掩埋地点和挖坑工具,乙留守原地。
甲离开后,丙从昏迷中醒来,苦苦哀求乙并答应成功出逃后给乙当情人,乙便同意掩埋时挖浅坑、留缝隙,丙佯装昏迷。甲返回时,乙称自己一人挖坑掩埋即可,甲到旁边望风。后乙便按与丙的事先约定行事,甲乙二人离开后,丙仅受轻伤,爬出土坑获救。过了几月,乙心生愧疚,遂去公安机关投案并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但对甲只字未提。后来公安人员侦查中发觉了甲的犯罪事实,于是乙配合公安人员将甲约出,警方提前设伏成功抓捕甲。
A
以抢劫罪一罪加重处罚
B
以抢劫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
如甲乙被判无期徒刑,则应当附加剥夺其政治权利终身
D
对甲乙违法所得的汽车、手机、现金应当予以没收
正确答案 :B C
解析
【事考帮答案】BC。考查法律-刑法。
AB项:《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五项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据此,在抢劫过程中为了压制被害人反抗而杀人的行为仅以抢劫罪一罪加重处罚。但是本题中,甲、乙二人在抢劫后,为了灭口共同实施了将被害人掩埋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据此,对二人应当以抢劫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故A错、B对。
C项:《刑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故C对。
D项:《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据此,汽车、手机、现金都属于受害者丙的合法财物,应当予以返还。故D错。
综上,故本题选BC。
相关试题
35. 下列关于剩余价值和利润的不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 )。
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文明之中国、先进之政党,必须具有“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的理念。长期以来,他始终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 )。
8.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
8. 下列与“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1.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根据总书记上述重要讲话精神,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5. 下列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 甲想要扩大生产,为取得银行的贷款,请乙提供担保。乙提供虚假的担保材料,甲不知情,银行因受骗而发放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8. 刘某欠关某1000元到期无力偿还,张某替刘某还款,并对刘某说:“这1000元就算给你了。”刘某称将来一定奉还。事后刘某还了张某700元。后二人交恶,张某要求刘某偿还余款300元,刘某则以张某赠送自己1000元为由要求张某退回700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9. 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 )
27.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 )
16. 收养关系解除后,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