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历来都是最亲切的声音,也是公众对自己“来自何方”的一种寻根,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骚客表达了对乡音不一样的情愫,无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般的陈述,还是“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一般的追叙,所表达的,都是对乡音的怀念。不然,何至于觉得自己的乡音变了,但莺声却还似故乡那般呢?而事实上,乡音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个族群共同的文化印记。然而当下,许多人离开家乡之后,很少讲方言,而他们的孩子,也很少再学习方言。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方言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很小。甚至于在许多家庭里面,方言是慢慢消失的。
湖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汪涵曾独自出资465万元,在湖南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響應”其实就是对应“乡音”这两个字,该计划准备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
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 现存6000多种语言,但现在这些乡音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这样的现象的确是很可怕的。正如汪涵所言,“普通话可以让你走的更远,可以让你走的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要忘记你从哪里出发,普通话让你交流极其顺畅,而方言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很多地方的戏曲、民歌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也存在失传的可能性。地方方言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现的资源,一旦失传,根本无法再造,因为方言的流传,就是历史变迁的“活化石”。
会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倘若说普通话的过程中淡化了我们的方言,这何尝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大缺失。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方言传承的是地方发展中的语言特色,有着极其丰富的特色文化底蕴,是任何语言所不能代替的。当下,方言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重视和发展。
泉州、厦门等地为了更好保护闽南方言,鼓励学校开设闽南文化特色课程,成立闽南文化交流社团……通过开设闽南语课程、闽南民俗课程等来引导孩子们莫忘本、莫忘根,引导孩子们会说方言,会用方言,让方言得到传承、发展,成为引领孩子成长的重要特色文化!
要不要教孩子说方言?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困惑,矛盾的焦点,除了说方言会不会影响到普通话发音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会不会代际传承。别的小朋友都说着“高大上”的普通话,你家孩子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不会一下子就“低粗土”了呢?
千百年来,汉语方言土生土长在农村,可是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早已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到2030年,我国城市和城镇化比例持达到70%,于是有人调侃,未来中国的汉语方言大约也就剩下京津冀、吴越徽和闽粤台等语系了。如此看来,倒不是不可能,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因为担心被戴上有色眼镜而不愿意说方言,更别说保护方言了,部分流动人口,为尽快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会刻意冷落、遗忘家乡的方言,转而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看似乡音的切换,实则是渴望身份的转变。由此可见,保护方言,首先要剥离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
说方言不等于没素质,只不过要注重语境和场合。歧视方言主体,对地方语言文化特色没有包容力,才是真的没素质。再者,方言流失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方言传承也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不堪一击。在大浪淘沙,去糟粕取精华的过程中,劳动人民的智慧会赋予它新的生机。
对不少方言爱好者来说,方言存放在数据库里,并不能让他们满意。他们觉得,方言必须用起来,现在的方言已不再纯正,使用者渐少,“推广普通话”要为此负全责。
不可否认,一些方言确实在向普通话靠拢,特点也有所淡化,不过,在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钱曾怡看来,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方言一直在不断演变,如方言文白异读有很长的历史,并不是推广普通话以后才有的现象。方言的发展,肯定要受到共同语、其他方言乃至外语的影响,这对完善方言的交际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
方言使用者渐少,也很正常。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大量迁移,来自不同地区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用普通话是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协作效率的最有效的手段。即使没有政府的推广,人们也会主动学习、使用普通。
即使一些方言消失,也没那么可惜。方言(弱势语言)大量消失,让很多人忧心忡忡,他们认为,方言是地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一种语言的消亡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亡;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方言,真的如此重要吗?恐怕不一定。一些国外学者指出,保护方言,试图保护所有的语言是非理性的,很多方言没有书面语,实用性太差,这些语言待在博物馆很合适。语言只是人类的工具,如果一种语言没有竞争力,迟早会消亡。文化有很多载体,如饮食、风俗、艺术等,认为“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文化的消亡”,颠倒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国外保护方言的措施和办法
法国:政府拨预算。1992年,法国《宪法》规定法语为法国唯一的官方用语,但法国境内也有着众多的方言。法国政府鼓励保留地区的语言和文化,每年的政府预算里面有专门的经费用于方言保护和推广,例如,在法国的学校里开设阿尔萨斯语等方言课程,电视节目里面也有阿尔萨斯语新闻,下面标有法语文字幕。
美国:用法律保护。美国主要通过判例形式对少数群体方言权予以保护。1923年,美国最高法院就语言教育做出规定:美国人有明确的权利保存他们的母语,而且公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教师有权利和责任教授孩子们这些语言。1992年乔治布什总统签署了《美国土著语言法案》,这是美国第一部专门关于语言的保护法案。1994年克林顿政府又推出了《美国土著语言生存与繁衍保护拨款法案》,开美国专项保护方言的先河。
澳大利亚:坚持多元化。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多语言国家,有超过200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其中包括45种土著语言。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澳大利亚政令的理念基础,也指导着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威尔士:全方位保护。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就专门开设威尔士语频道,在2000年,威尔士语还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1993年,威尔士还曾专门颁布了《威尔士语言法例》,法令表面上规定威尔士语和英语享有同等地位。此外,一些地方还规定在分配住房及提供政府工作时,能说威尔士语的人士会被优先考虑。在威尔士,双语标识牌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工作,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就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待我国语言文字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决策,是继宪法提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后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新发展。
留住乡音 承载乡愁
——保护方言势在必行
崔子格的《江南好》中有歌词写到:“江南好风光,多少传说万古流芳”。江南好地方,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美食佳人,更有吴侬暖语暖人心怀,各地方言精彩纷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方言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而言,已是需要学习的语种之一了,保护方言,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作为语言的变体,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方言在表达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的确比普通话往往更具优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它反映了包括族群迁徙历程在内的很多历史与文化内涵,承载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在这些意义上,方言的保护非常必要。
方言不仅是我们当地人的一种交流语言,还承载着地方上很多的传承。越剧、昆剧、锡剧等地方戏剧都是使用的方言,如果方言得不到传承,那这些地方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珍贵的地方戏文化遗产也就无从继承。方言能勾起人们无限的乡愁和美妙的乡情。家乡方言也历来被游子们视为心中的“好声音”。大学期间在外求学,若听一个陌生人说着一口纯正的家乡方言,就会非常激动,感觉非常亲切,忍不住会去搭讪。“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但作为一种文化,方言的最大“危机”,不仅在于方言中有许多比较困难的发音,更在于方言的无法书写以及缺乏音标体系而不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从这个层面上说,方言传承产生危机是不可避免,同时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正如学者指出的,传统社会的封闭性往往能够确保地方性文化基本隔绝于外界影响,沿着自身轨道演进,但现代社会,地方性文化除非受到国家政治和商业力量支撑,或作为流行文化载体而传遍大江南北,否则是没有多少机会逃脱逐渐萎缩的命运。
越是这样,越意味着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刻意“灌输”,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回到生活的现场,回到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里,在听中说,在体验中学,在变化中保护。
方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丰富多彩的方言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种方言都承载着一段乡愁,一脉传承,一方土地的灵魂。那里面留下了我们祖辈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的追求,它的精髓早已在我们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获得永久的滋养。我们要不遗余力地走上保护方言的道路,用我们的方言保护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华夏传承一代代传下去,并且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