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取得 夺得 赢得
B
夺得 取得 获取
C
赢得 取得 夺得
D
夺取 获得 赢得
正确答案 :A
解析
答案:A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解析:第一空,填入横线处词语与“成绩”搭配、B项“夺得”、D项“夺取”侧重强调争取得到,与“成绩”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填入横线处词语与“第一名”搭配,A项“夺得”、C项“取得”搭配均可。 第三空,填入横线处词语与“尊敬”搭配,A项“赢得”是指获得,“赢得尊敬”为常见搭配,C项“夺得”与“尊敬”搭配不当,排除。 所以正确答案为A。
相关试题
68下列可以计入GDP的是( )。
事业单位及受聘人员在下列情形中,聘用单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 )
73、环保部门定下了5年后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50%以下的目标。如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大力投入改善本市空气质量。问平均每个城市至少需要将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减少多少天,才能在另外8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与2015年7月相同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22.鲁迅对日本记忆深刻,他的几个最要好的朋友是在日本结识的。他怀念留学日本时期的生活,其实是怀念年华以及年华相关的友情、亲情。鲁迅在日本当然也有不愉快的经历,也受过歧视。但随着时光的流逝, ,并且渐渐放大,也属人之常情。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小王购买甲、乙两种特价商品。甲商品打八折后每件52元,乙商品打八五折后每件34元,小王购买这些商品总共比打折前节省了83元。问他购买这两种特价商品总共支出了多少元?
17.自发的秩序有助于创造更多的秩序,生命能够_____出更多的生命,财富能够_____出更多的财富,信息能够_____更多的信息,这一切都突破了原始的局限,而且永无止境。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3.关于社会哲学,我国学界曾存在一种误识,即认为历史唯物论就是社会哲学,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人对于是否有可能和有必要在历史唯物论之外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存有疑义。其实,在历史唯物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哲学是可以与历史唯物论区别开来的。对上述语段理解准确的是( )。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 )。
40.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
17.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是要经过心灵的创造。在美感经验中,我们须恰好传出一种特殊的情趣,这种“传”就是表现或象征;见出意象恰好表现情趣,就是审美或欣赏。创造是表现情趣于意象,可以说是情趣象化;欣赏是因意象而见情趣,可以说是意象的情趣化。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
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
甲、乙和丙是同一公司的同事,甲工资为8000元/月,乙工资为7200元/月,丙工资比3人工资的平均值高400元/月。问丙的工资为多少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