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隐私权
B
受教育权
C
人身自由权
D
名誉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查学生的权利。隐私权是指公民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悉知的个人秘密的不可侵犯的人身权利。学校和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表现形式有:故意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学生信件,披露、宣扬学生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资料,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当等。故本题选A。
相关试题
24.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应存在竞争,应该互助互爱。()
4.(不定项)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21.人们常常倾向于认为:东北人豪爽,南方人含蓄。这种现象是()。
18.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6.下列关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22.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述的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8.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42.某实验中学因校舍改造施工,操场暂停使用。该校体育老师马老师安排七年级一班学生到校门口旁的马路上跑步,该班学生卢文文在此过程中不慎摔倒,导致小腿骨折,谁应当对卢文文的骨折承担责任()。
8.中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制系统是()。
21.刘老师因经常上课迟到,学校依据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其记过处分,并停发半年绩效工资,刘老师不服处理结果,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张老师的申诉不符合非诉讼的申诉制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不给予受理。( )
7.一切的智育活动都包含于教学当中,所有的教学都包含智育。()
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 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