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服从
B
从众
C
去个性化
D
模仿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
2.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27.提供外在奖励在下列什么情况下对个体的内部动机损害最轻?( )
36.班主任最近很担心刘明,因为他上课总是回避发言,而且,轮到他讲话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脸红、口吃甚至还双手发抖。所以,不管上课还是开班会他都不愿坐在前排,一直躲避被叫到名字,如果偶尔坐到前排,他就会表现得拘谨、不自在,不敢轻易变换姿势。根据刘明的表现,他可能有( )。
10.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9.李天升入初中后学业成绩“屡战屡败”,他表现得一点也不在乎,经常说“我就破罐子破摔了”“听天由命吧”一类的话,李天的状态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7.下列关于学习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2.大禹治水的故事启示我们在实施德育时,用“堵”和“压”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重在疏导,为此应该做到( )。
1.《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提出,要将( )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关于教育的基本要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13.某同学在学习中倾向于选择一些难度很大的任务,说明该同学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