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形成动力定型
B
保证劳逸结合
C
保证睡眠时间
D
保证饮食营养
正确答案 :B
解析
儿童干一件事坚持不了多久,需要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经常变换活动内容和方式,使大脑皮层的“工作区”与“休息区”轮换,保证劳逸结合,从而预防过度疲劳。这种“镶嵌式活动”方式,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故本题选B。
相关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叶圣陶指出:“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指标和规范,也是一种极有效的‘不言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儿童的语言最初是( )。
42.“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 )体现。
14.幼儿发音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是逐步提高的,( )岁前后,是培养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在正确教育的条件下,儿童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
30.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者是()。
34. 进行构音障碍矫治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语言经验的做法是( )。
36. 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16.幼儿园环境的( )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许多幼儿在医院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了。幼儿对白大褂医生的记忆类型属于 ( ) 记忆。
28.教案是一个( )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59.儿童发展的特征表现在( )。
68.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