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金融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B
人类将面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巨大危机
C
应逐步建立对金融机构管理的监管框架和稳定机制
D
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大量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语句填充题。
待填句位于尾句,需总结全文。文段首句指出经济、金融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联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相关金融资产的价值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接着提出问题,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气候变化类似,也是本世纪的最大危机之一;随后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大量不考虑环境影响、破坏生物多样性、只顾赚钱的投资项目活动,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金融业的投资活动有关。因此,待填句应总结前文,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体现出金融业活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对应选项,A项契合文段话题,当选。
B项,偏离文段重点,没有提及文段核心话题“金融”,排除;
C项和D项,均偏离文段重点,没有提及文段核心话题“生物多样性”,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生物多样性风险应被纳入金融监管框架》
相关试题
社会心理学先驱所罗门·阿希通过一系列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证明,即使是判断“三段线段谁最长”这样的简单任务,人们的回答也会受到他人的强烈影响,进而在并无胁迫的情况下服从某种群体规范。人们为什么会服从规范?这可能源于群体中的个人害怕被其他成员视为“一匹离群之马(越轨者)”而遭到孤立。人的这种顺从行为在动物身上也有所体现。比较心理学家本内特·加利夫的研究发现,挪威大鼠会忽视自己的偏好转而选择同伴偏爱的食物味道,尽管有时这种味道并不怎么好。这段话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下列病毒与其主要侵染的人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2012年至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5.3万件,年均增长13.8%,累计注册商标3556.3万件,年均增长25.5%。累计评出中国专利金奖310项,获奖项目新增销售额超过2.5万亿元。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累计2.19万亿元,年均增长13.7%,其中出口年均增长31.2%,超过进口增速近20个百分点。知识产权有力支撑了创新型经济、品牌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酶是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生物催化剂,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应用 广泛。下列有关酶的添加应用对应错误的是( )。
蒸发冷却是一种通过水的蒸发来冷却空气的过程,即水会吸收空气的热量而蒸发从而冷却空气。空气越干燥,其容纳水分的能力越强,当用水喷淋空气时,则空气温度的降低幅度越大。如果采用温度更低的自来水或井水,其空气的降温效果更佳。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未体现蒸发冷却的是( )。
目前我国氢能应用占比最大的领域是工业领域。氢能与建筑融合,是近年兴起的一种绿色建筑新理念。在电力领域,氢能可成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形式。从清洁低碳角度看,氢能可以在钢铁、化工、公路运输、航运和航空等难以深度脱碳的行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安全高效角度看,氢能可以促进更高份额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此外,氢能与电能作为能源枢纽,更容易耦合热能、冷能、燃料等多种能源,共同建立互联互通的现代能源网络,形成极具韧性的能源供应体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伸延:延伸
42.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过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性能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其比重不到钢的五分之一。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是钢的7至9倍,还具有出色的耐热性、优秀的抗腐蚀性与抗辐射性。以碳为主要原料,以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等为核心的新一代复合材料是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可应用于飞机结构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火箭外壳、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但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也面临着高质量树脂基材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 神经科学领域已有研究揭示脑衰老的分子、细胞、器官、系统多层级多种生物学特征,它们相互依赖、彼此互为联系,共同构成脑衰老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的复杂性。此外,该领域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也使研究内容得到极大丰富与发展。在对抗衰老过程中维持脑健康及其功能,是一项挑战,运动可以通过改善脑衰老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理功能,促进脑的可塑性。因此,临床实践中运动干预可作为补充策略,改善衰老人群及相关慢性疾病患者的脑健康。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某单位由于工作需要,本周六必须安排赵、钱、孙、李、周、吴、郑7名工作人员值班,每个人都要值半天班,上午安排4人一起值班,下午安排3人一起值班。值班人员的分配满足下列条件:(1)赵和孙不在一起值班(2)周和孙不在一起值班(3)如果郑在下午值班,那么赵和李也在下午值班(4)或者钱在上午值班,或者郑在下午值班根据以上信息,必须在上午值班的工作人员是( )。
43.实践是人的思维方式得以形成的最切近的现实基础,人的思维方式是实践的要素、结构、过程、程序、规律的观念反映,是实践方式的内化与积淀。没有实践活动,也就没有思维方式或思维结构。而思维方式或思维结构一经形成,又成为人们进行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思维的框架、定势、模式、取向。实践方式作为由实践的各种要素、活动构成的实践逻辑,经过实践的无数次的重复,逐步扬弃了具体实践活动的个别性、特殊性与偶然性而具备了一般性、普遍性与必然性,人类实践也逐渐趋向稳定、成熟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下列说法中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
31.20 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信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有两个明显特征 : 一是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_____ 无人能须臾脱离高新科技的影响 ; 二是高新科技发展速度 _____, 科技风险随之增加且难以预测。科技创新活动一旦脱靶,将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甚至巨大灾难。为此,需努力控制科技伦理问题的出现,避免被动治理局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