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B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C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D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人文常识。“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意思是一个人把东西举起来很困难;许多人一块行走,则容易走快,强调的是合作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A项错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意思是吸取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排除。
B项正确,“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强调的也是合作、团结,当选。
C项错误,“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意思是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排除。
D项错误,“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92、患儿,女,12岁,因咽痛、发热1天就诊,体温最高39.5℃,热退后精神好,有******查体:T38.6℃,R20次/分,P92次/分,BP110/65mmHg。精神可,面色红,呼吸平稳。咽充血明显,扁桃体2度,******双肺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WBC9.1x/L,N0.55,L0.45,CRP4.2mg/L。建议口服药物对症治疗。******患儿小学六年级,学习任务重,不愿意因病耽误课程,要求静脉输液尽快缓解病情。此时如何处理最为妥当?
为确保学生每餐2荤2素的饮食健康营养,******16款荤菜与6款素菜供学生选择。******糖醋排骨,他周一到周五中午在学校用餐,问李明至少要用多少周才能吃到全部套餐?
23、很多癌症都和基因突变有关****在DNA的层面上寻找癌症发生的原因,探索DNA上的哪些______会导致癌症。但****可能已经______了。《科学》杂志近期连发三篇重磅研究论文,使得我们能够______DNA,****研究界认为这是癌症研究的一个全新方式。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59、2019年~2021年,空气中污染物平均浓度以等差数列形式下降的有:
99、25 岁女性,因不定期出现右侧乳房胀痛,前往医院就诊,门诊医生给其开具了******技师为一名年轻男性技师。此时该技师如何处理最为妥当?
28、缂丝工艺如此繁复,只用来做衣服和日用品,未免过于______,而且大材小用。****“临摹”书画的——两门艺术一拍即合。在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的临安、苏松地区,缂丝工艺与文化艺术融合,发展为______的艺术。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7、传统乡土节庆、民族习俗等文化景观带来了体验乡村和寄托乡愁的丰富载体****旅游产业的重要______。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深入挖掘、****才能让乡土文化生命不息、______,不断得到激活与创新、赓续与发展。依次壤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68、植物的叶片可分为多种。******贯茎叶指一片或两片叶子包围茎干生长,******抱茎叶指在叶片基部,由其托叶或叶柄环抱着茎的叶。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叶片分别是:
96、患者,女,47 岁,因面部反复出现红斑、潮红并伴有灼热感、******此时诊室外候诊区人满为患,患者未遵循就诊顺序,突然闯入医生诊室,******此时诊室中另外一位患者正在就诊。作为在场的一名实习医生,你认为最佳处理方式是?
38、①以上三个属,在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共列入5个物种,****远远不足,却是一个好的开始②总的来说,苔藓植物“不太皮实”,对环境改变比较敏感③苔藓植物若论多样性,****因为长得实在太不起眼,极少受到保护工作者的关注④值得一提的是,****,这5个种是根据各界提交的意见加进名录的,体现了主管部门对专业意见的尊重⑤比如藻苔,国内只在少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则有灭绝之虞⑥同时,国内园艺界对苔藓****用于植材的泥炭藓属,还是用于观赏的白发藓属,野生种群都受到比较严重的威胁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45、有人说,心若不老,又何惧岁月老去。其实,老字号的不“老”秘方就藏在变化之道中。****新型消费不断快速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些变化为老字号求新求变创造了条件。然而,****竞争力下降、管理不善。这意味着,只有变革触及企业内部治理、****等方面的核心,老字号企业才能真正赶上新消费的潮流,把不“老”变为现实。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43、①究其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特别是中、高纬度地区陆域面积广泛,****利于泥炭地发育②我国的泥炭地则在东北兴安岭****若尔盖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分布较为集中③除南极洲外,泥炭地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分布于俄罗斯、芬兰、加拿大、中国、美国和瑞典等国家④就全球范围而言,****,因此,全球泥炭地的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带性分异规律⑤总体而言,泥炭地在北半球****在南半球则较贫乏⑥对一个区域来说,由于海陆位置、地质、地貌****更多表现为区域性或垂直性差异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