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答案:错误 本题考查时政 解析: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而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任务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国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前提。 故本题是错误的。
相关试题
21.“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就是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72.荷花对于( )相当于( )对于地瓜
105.下列有关人民调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87.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7.下列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47.流传于百姓的民谚或口头禅,有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如:“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句民谚说的是( )。
12.“上海精神”将“互信”排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和合”精神。这是因为不管是一个国家内部还是国与国之间,都是信任为先。《论语》中,子贡问孔子,作为执政者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之间如何做选择,孔子认为“信”是优先的选择,因为“民无信不立”。“互信”的观念,超越了国际上流行的一般国际关系理念,让“做好邻居”深入人心。上合组织多年来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最开始对于边界问题的成功解决,到应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再到当前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互信”都是基础。这段文字介绍了( )。
19.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指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 )。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6.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56.“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这句话体现了( )。
45.“秒杀”“专属”“定制”······这些在商场购物中常见的词汇,通常是商家们采取的“饥饿营销”策略。下列因素能够对该策略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
51.“解剖麻雀”所运用的辩证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