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C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事考帮答案】A。
【事考帮解析】题干和A都说明了人的主观意识受到主体状态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感受。B表现了琴声的来源。C说的是因果联系。D强调的实践作用。
相关试题
37.平安建设工作中的“一感三率”是指()。
40.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最大的敌人是()。
4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1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的霸王指的是()。
53.五个认同是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4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65.“一带一路”指的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52.“四个统一”指的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
51.每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
6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7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所描述的景象会出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