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怎样知道是否已经达到了目的地
B
为什么要到那里去
C
我们要到哪里去
D
怎样才能到那里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心理的内容。解析: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需要回答三个问题:①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是什么)?②怎样才能到那里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③怎样知道是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选择什么测验手段)。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81.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要从()方面来设计课程目标。
76.下列属于元杂剧中的爱情剧的有( )。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
31.县教育局向当地财政局请求拨付办公经费时,应当使用( )。
40.()是对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个体素质的总的预期与设想,是对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个体素质的规定。
45.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称为()
30.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使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其发文字号使用( )
50.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基本制度?()
36.下列哪项不属于观念性隐性课程?()
21.张某发现自己的自行车被偷走了,几天后,张某发现自己的自行车被李某(惯偷)停放在路边,于是张某将自己的自行车偷回来了,张某( )。
77.19世纪常被誉为科学的世纪。下列关于19世纪科技成果的说法,正确的有( )。
75.从公函的授受关系来说,函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