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教育策略具有指向性
B
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方法的执行
C
不同的教学策略只能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
D
教学策略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教学理论的问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其特点有:①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②结构功能的整合性;③策略制订的可操作性;④应用实施的灵活性;⑤教学策略的调控性;⑥策略制订的层次性。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12.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病患者能自由的实现他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 )
某老师认为,通过做大量的应用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应用题的作答正确率。该老师的观点主要受以下哪一迁移理论影响?( )
5.“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体现了知识具有( )。
11.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 )
23.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
21.某老师在工作交流中,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那么,这位老师更多地受下列哪种学习理论的影响( )。
45.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教师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17.学生在课堂中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在课外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
25.有的人记忆强,有的人感知力强,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人写作能力强。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28.课堂上知识点以什么形式呈现给学生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和正确性。对小学生高段及中学低段的学生来说,知识的最佳呈现形式是( )。
36.《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受教育机会。”,这体现了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 )。
6.在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制约着师生的教学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