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社会关系
B
社会舆论
C
传统习惯
D
人类自我意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道德产生的条件。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D项是主观条件。
相关试题
黑龙江依兰县教师冯某某于教师节前夕,在课堂上公开抱怨学生不送礼,后来班长组织学生集资购买了牛奶送给冯老师,冯老师此举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 )。
64.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16条,把( )建设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6/7岁-12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 )。
家长要求孩子快点做作业。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电视了,看电视对孩子来讲是( )。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师德的灵魂是( )。
12.下列关于公文的文面格式叙述,错误的是( )。
2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班主任工作中开展个别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是( )。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