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1~35题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市场机制、政策体制等重要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保障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转。构建以新能源占比不断扩大的新型电力系统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对“源网荷储”各个环节重塑。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政策体制、市场机制、精心规划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各环节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事半功倍。
从煤电转型为例,在储能技术实现大规模部署、具备足够调节能力以前,迫切需要煤电转变职责,使煤电由主力型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调节型和支撑型电源转变。而________是为应对系统的不时之需准备的,往往是备而不用。这意味着煤电利用小时数的大幅降低和机组运行成本的提高。在相当一部分煤电业务深陷亏损泥潭的大背景下,煤电向调节支撑型电源转型实际落地,需要考虑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强化容量服务市场,并适时引入包括容量电价在内的成本消纳机制。
此外,推动煤电向调节型和支撑型电源转型,仅仅是煤电长期转型逐渐淡出电源组合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需对煤电转型制定一个长期规划,平衡好“短期保供”与“长期碳中和”之间的关系。这一规划需要考虑发展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等灵活性资源,并推动区域电网之间更好的互联互通,以逐步替代煤电系统灵活性,最终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高效、安全电力系统的构建。
煤电转型的例子说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却是一个系统重塑的过程,涉及技术,市场和政策等不同领域。由于治理对象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多个治理主体,其中既包括各地方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和上级主管机构,也包括发电和电网企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利益相关方。而不同主体又往往追寻不同价值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发展、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这些价值目标之间相互未必协调,甚至可能会相互矛盾。一旦把握不好,不仅电力结构转型的脚步会放缓,甚至会威胁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推动电力结构从“以煤为主”向“清洁化、多元化”转型,是实现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依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跨越生产端到消费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涉及电力系统方方面面的过程。这不可能通过各省市,或各电力企业独立完成,必须依托产业和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协同作战。而实现协同作战,需要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指标牵引,更重要的是贯穿电力产业的协调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地区在电力转型过程中通力协作,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掣肘。
A
电网互联互通可替代煤电系统灵活性
B
电力系统转型目标是以新能源为主体
C
新型电力系统是多重系统的整合重塑
D
煤电转型主要是为了能源安全和环保
正确答案 :D
解析
D 【解析】细节理解题。(本题为选非题)D项,“为了能源安全和环保”,属于无中生有,表述错误,当选。
A项,对应“并推动区域电网之间更好的互联互通,以逐步替代煤电系统灵活性”,表述正确,排除;
B项,对应“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跨越生产端到消费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涉及电力系统方方面面的过程。”,表述正确,排除;
C项,对应在“而实现协同作战,需要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指标牵引,更重要的是贯穿电力产业的协调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地区在电力转型过程中通力协作,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掣肘。”,表述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电力结构转型中的治理协同机制与路径》
相关试题
71.化工新材料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低碳经济领域新兴产业之一,关于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3. 下列历史著名关隘与所处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
80.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知觉的选择性的是( )。
70.若只有3盏灯亮,则下列哪项中的两盏灯一定亮?
64.甲、乙、丙都准备开始锻炼身体,他们可以选择徒步、跳绳和打乒乓球三种方式。已知: (1)甲不喜欢徒步,如果有乙结伴,他就选择打乒乓球; (2)乙不在意方式,如果跳绳比徒步效果好,他就选择跳绳; (3)丙不在意距离,除非预报室外有雾霾,否则选择徒步; (4)乙、丙两家是邻居,如果休息时间一致,他们将结伴徒步。 如果要满足上述要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说法正确的有( )。
78.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下列不属于婉约派词人的是( )。
53.红颜:娥眉:女性
77.某研究小组在 1984 年挑选了 10 万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在 2010 年的反馈调查中,超过 2.6 万名志愿者已经离世。研究小组发现,经常食用诸如麦片、糙米、玉米和藜麦等粗粮的志愿者生病和死亡比例比不食用者低,尤其是患血管疾病的比例更低。研究人员认为,食用粗粮有助于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结论?
36.文章以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举例叙述“相反相成”,其含义不包括( )。
85.某论坛有人发帖:“人类正常体温已成历史,自19世纪以来,人类体温下降了,而体温每下降,免疫力就会下降30%;而体温每上升,免疫力就会提高56倍。”因此有网友担心,自己体温始终低于正常标准,这意味着自己的免疫力也低于常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网友的担心?( )
幸存者偏差谬误是统计学中的一种谬误,它是指我们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而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的谬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幸存者偏差谬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