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6-100题。
(1)动物真的能预报地震吗?
(2)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思城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纷纷迁出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
(3)全球每年平均发生能被仪器记录的地震超过50万次、人可以感知的地震10万余次、破坏性地震100多次。从唐山大地震到阪神大地震到台湾9·21大地震,直至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这地球的颤抖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恐惧和创伤。然而至今,人类还未能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报地震仍然是无数地震学家为之殚精竭虑的目标。
(4)如果动物们能帮人类一把,那该多好啊!那么动物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套专门用来躲避地震的特别本领呢?对于一个动物个体而言——包括人在内,一生中因地震而受到伤害是一种极小概率的事件。特别是对那些寿命很短的动物,比如老鼠,在它的生命周期内遭遇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为了一个概率几乎为零的事件特别准备一套复杂机制是极端浪费的,如同生活在电气时代的现代人类偶尔会遭遇触电的意外,但是人们没必要天天穿着厚重的绝缘服生活。
(5)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事实上,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也就是说,其他的很多事件——诸如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开过的一辆卡车,也可以引起动物相似的反应。养过宠物的读者恐怕都见识过自己的宠物莫名其妙发脾气。
(6)即使我们先退一步,姑且假设动物可能感知与地震相关的物理化学信号,也有可能对此作出一些反应,但它们又能以什么方式“告诉”人们呢?也就是说,人们怎么从它们充满混杂噪音的行为谱中发现这个信号呢?
(7)动物表达一些行为会遭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了它自身的生理需求外,社群、环境也会带来很大压力。人们在解读动物行为时往往不能靠行为发生当时的姿态来判断它的目的或原因。而且要研究异常动物行为,本身也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要确认什么是正常的动物行为,然后再排除和行为变化没有关联的外界因素。即使有的因素和行为变化同步,也不能确定就是它直接影响了动物的行为,还要靠实验设计来检验这个关系是否存在。
(8)动物的“异常”行为能预报地震这一说法还被一种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的常见心理学现象强化。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事件后,往往能更清晰地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经历的事情——所谓的“异常”行为时常发生,只不过大部分都被人忘记了。
(9)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则是传言。比如印度洋大海啸过后,人们几乎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然而泰国普吉岛当地流浪狗基金会的志愿者帕克说,“许多狗被巨浪吞没,我在距离海边500米的院子里有9只狗,我没有注意到它们有任何异常行为。我丈夫在早上8点感觉到地震,但是狗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当人们面对着尸横遍野的惨景,还会注意到一条狗的尸体吗?
(10)还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一次谎报的地震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一场真正的地震。
A
仅有一小部分动物对地震的反应比人更敏感
B
印度洋大海啸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是谣言
C
大家更关心人的生命甚于狗的生命
D
地震是人和动物都无法躲避的共同敌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有传言称,印度洋大海啸后人们几乎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接着通过转折词否定前文观点,通过志愿者帕克的话否定前文的传言。故引用志愿者帕克的话主要说明印度洋大海啸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的传言是假的。对应选项,B项当选。A项,文段未提及“有一小部分动物对地震的反应比人更敏感”,排除;C项,与文段重点无关,排除;D项,文段未提及“地震是人和动物都无法躲避的共同敌人”,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吗?》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光对任何形式的障碍物都很敏感,即使是很小的障碍物。例如,当人们透过磨砂玻璃或起雾眼镜看物体时,就会模糊难辨。这种影响与光无线系统中携带数据流的光束_____:信息虽然存在,但完全失真,极难检索。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某化工厂将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等于占用一段河道作为污水排放场所,事实上构成了产品的一部分。但厂商并不为此付任何费用,而由社会承担的这部分成本即为( )。
对于传承儒家的优良传统、发扬儒学的真精神而言,只有回到其经典系统,才能真正领悟为什么儒家思想是历久弥新的。面对以经典注释为基本形式的儒学体系,_____的细微功夫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承续传统,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资料中_____是理解与解释这些经典的要义所在。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根据文意,通过动物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所面临的困难不包括( )。
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大会于2025年1月15日在贵州遵义举行。关于遵义会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新学期伊始,全班80名同学的学号依次为1至80。为活跃气氛,老师让学号是4的倍数的同学上台唱首歌,让学号是6的倍数的同学上台跳支舞。那么,既不唱歌又不跳舞的同学有多少人?( )
唐诗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下列诗句属于“诗囚”写的是( )。
在某次知识竞赛中,有3个关于中国朝代历史的问题,并要求每个参赛者每道题选一个朝代作为唯一的答案。甲、乙、丙、丁回答上述3个问题的答案如下。甲:唐朝、唐朝、宋朝乙:宋朝、宋朝、唐朝丙:唐朝、宋朝、明朝丁:明朝、宋朝、明朝最后问题答案表明,甲、乙、丙、丁每个人都至少答对其中1个问题。根据上述陈述,可知这3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依次为( )。
火性思维指的是个人对待所遇到的人或者事所采取的基本行动策略是首先根据一些规范或者要求来对其进行评价,并据此采取相关匡正行为;水性思维指的是个人对待所遇到的人或者事所采取的基本行动策略是首先对其进行理解并据此采取顺势而为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水性思维的是( )。
目前,数字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它从方方面面改善人类生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认为,数字经济带来的福利还难以被准确衡量和估计,这会影响我们平衡数字经济的风险和收益,因为现有对经济的衡量集中在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忽略了健康、生活便利等其他福利。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迈克尔·斯宾塞观点的是( )。
植物必须先开花,才能产生种子。有两种龙蒿——俄罗斯龙蒿和法国龙蒿,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不过,俄罗斯龙蒿开花而法国龙蒿不开花,而俄罗斯龙蒿的叶子却没有那种使法国龙蒿成为理想的调味品的独特香味。 从以上论述中一定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剑拔弩张: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