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德国画家米勒《拾穗者》
B
元代画家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C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
D
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正确答案 :A
解析
A【解析】人文常识。
A项错误:《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画面描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三位弯腰的农妇在地里寻找拾取剩下的麦穗,长时间的饥饿与贫穷,不得不让她们只能在别人收完表穗之后到田地里拾取残留的粮食。从她们的动作和躯体中能够看出她们内心深处那种艰苦与辛劳。米勒是法国画家不是德国,故说法错误。
B项正确:《秋郊饮马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幅作品描绘的是初秋时节,牧马人在荒野牧马的情景。
C项正确:《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该画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为主题,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D项正确:《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描绘的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
BCD三项表述均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项。
相关试题
7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正在商量小组作业的分工,他们当中一个人负责宣传资料,一个人负责收集素材,一个人负责写发言稿,一个人负责录制短视频、已知:①乙不负责宣传资料,也不负责写发言稿②甲不负责宣传资料,也不负贵录制短视频③丁不负责写发言稿,也不负贵录制短视频④丙不负责录制短视频,也不负责宣传资料⑤如果甲不负责写发言稿,那么丁不负责宣传资料那么负责收集素材的是( )
污染效应是指在消费环境下,当某个人、事、物等源头将其特定或抽象的属性转移到某个产品上时,消费者会根据属性转移的结果来判断产品的价值,从而决定增加还是降低购买意愿。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污染效应的是:
51.“双11购物狂欢节”时,个体的感性思维通常居于主导地位,一些本没有特定目标的消费者容易受到直观行动思维的影响,发生冲动购买行为。同时,在网购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为无现金支付,在感性思维的影响下,很多消费者并没有“支付现金”的感受,认为价格只不过是一个数字,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而更迫切地积极购买 B.然而更踊跃的大肆购买 C.进而更容易产生购买行为 D.因而更频繁产生购买行为
52.科学家抱着极大的期望,发射了许多太空望远镜,如哈勃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等,经过这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用望远镜在银河系里找到了700到800个比较像地球的行星,那上面是不是有外星人呢?这虽然引起了科学家极大的兴趣,但是很遗憾,由于距离太遥远了,无法进行探测,比如开普勒望远镜找到了一个地球的表兄弟——开普勒186f。它离地球有500光年,这意味着我们用望远镜看到的形貌,是它500年前的情况,光从它那儿传到地球要经过500年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科学家发射了很多太空望远镜 B.开普勒186f离地球有500光年 C.外星人的发现受限于探测距离 D.银河系里存在很多类地行星
9.下列现象中,光的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污染效应是指在消费环境下,当某个人、事、物等源头将其特定或抽象的属性转移到某个产品上时,消费者会根据属性转移的结果来判断产品的价值,从而决定增加还是降低购买意愿。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污染效应的是:
82.正常生活中的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同时程度较轻,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是莫名出现的,如果任其发展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出现抑郁情绪,但长时间有抑郁情绪就要及时就医。要使上述论证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
101.2011~2020年十年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比上升的年份有几个?( )
99.2020年,全国平均每座无害化处理厂的无害化处理能力约为多少万吨/年?( )
97.2016-2020年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总清运量约比2011-2015年间高多少亿吨?( )
30.大脑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些_____的细胞需要在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这个_____的环境被400英里长的特殊血管系统保护着,这些血管能_____与大脑接触的物质,这就是血脑屏障,它对于保护脑组织免受毒素和病原体的侵害至关重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脆弱 微妙 限制 B.高效 复杂 阻挡 C.散乱 神奇 过滤 D.微小 灵敏 抑制
46.近年来,在科技的加持下,从3D扫描、3D打印再到AR沉浸式体验,“沉睡”千年的历史文物不断被“唤醒”,走入大众视野。“考古盲盒”的走红、《唐宫夜宴》的惊艳和《博物院元宵奇妙夜》的新奇,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黑科技”,为沉浸式展览和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也让时空的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同时,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等传播领域的新技术,也让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在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并维持热度。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科技赋能让文物重新“活起来” B.“黑科技”成就文物的古今对话 C.沉浸式体验让文物再度“热起来” D.把握新技术,加速文物的大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