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1h45min
B
2h
C
2h15min
D
2h30min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题重点:熟练运用赋值法解决工程问题。
解题过程:根据乙和丙的效率都是甲的1.5倍,赋值甲的效率为2,则乙、丙的效率均为3。设甲和丙一起分拣完成需要用时t分钟,根据工作总量不变可列式6(t-36)=5t,解得t=216。故三人一起工作,所需时间为5×216÷(2+3+3)=135分钟,即2小时15分钟。
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历代官修史籍,由于受编史指导思想、前代档案和篇幅等限制,不可能完全准确,也不可能_________。于是,后世各种史类的“札记”“纠谬”“商榷”等著作_________。而历代笔记、诗文中所记作者亲历、亲闻的事实,便是这类“札记”“纠谬”之作的根据。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明绕着面积为400π平方米的圆形湖走一周需要40π秒,若保持这个速度不变,绕一个面积为3600平方米的矩形广场走一周,最少需要多少秒?( )
.某跨国公司经理决定从中国区的五位业务骨干中选派2人到美国总公司培训,这五位骨干分别是张、李、王、赵、田。为保证受培训人员未来在中国区达到最佳组合,经理做出以下决定:(1)如果张不去培训,那么,或者李去培训或者王去培训(2)如果李去培训,则赵去培训(3)要么王去培训,要么田去培训(4)如果赵去培训,那么田不去培训(5)田一定去培训据此,可以推出( )。
某学校五年二班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语文90分以上的有25人,数学有20人,英语有23人,语文数学都在90分以上的有10人,数学英语在90分以上的有8人,语文英语都在90分以上的有9人,另外有5人三科都在90分以下,这个班最多有( )人?
花生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食物,但它的原产地是南美洲。花生是何时传入中国的?有学者发现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年)的《常熟县志》可提供答案。该县志记载:“落花生三月裁,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子生土中,故名,霜后煮熟可食,其味绝美。”据该学者考证,此项资料是记载南美洲花生在中国栽种的最早中文文献。由此,该学者认定,南美洲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在1503年左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学者的观点?( )
( )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下列符合讲话主旨的有几项?( )①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②要携手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③要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④要携手推进和平安全的现代化
墨子“节用以富国”的主张是比较理想化的,在现实社会并不可行,也未必真正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的环境里,实在难以劝导富人们放弃豪华的生活。在儒家看来,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是正常的,因为人的能力不同,富人奢侈的生活正是维持社会等级的必要手段。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当代“艺术批评”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或认为其中充斥吹捧虚夸气息,或讥讽批评言论和艺术实践脱节,无法对艺术创作、艺术市场产生正面引导作用,进而,连艺术批评存在的意义也变得可疑起来。在艺术资本和大众媒体崛起的当今,艺术批评影响力甚微。在这样生产繁荣的时代,艺术批评的“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有多少文章真正具有批判性和反思精神呢?这值得艺术理论界认真思考。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2,3,7,14,( )
束缚:摆脱:自由
文化是一条持续不断且永不停顿的河流,文学艺术必须从传统基石出发,因为人类对文艺的认知与接受,需要心理和情感的_____。如果简单地、_____地理解艺术创新,误以为创新就是_____,从零开始,没有继承和守成,文艺创作就会陷入误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