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时期形成轮廓,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其中,南方讲话产生了“三个有利于”和“黑猫、白猫”等方面的精辟论述。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贯穿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的思想是( )。
我国处理与周边邻国关系的方针是(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而言下列错误的是( )。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1992年邓小平( )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6年,( )正式确定“科教兴国”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20多年的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 )重要讲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改革,之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革命”是因为通过改革,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