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相关试题
41.《教育法》第八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 )。
11.斯克里文断定:“对目的的考虑和评价是一个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步骤。”按他的观点来看,目标评价很容易使评价人受方案制定者所确定的目的的限制。他建议把评价的重点由“方案想干什么”转移到“方案实际干了什么”上来。因此,斯克里文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为批判( )。
【不定项】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是( )。
32.王老师在撰写期末评语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其学习风格进行了如下判定,其中判定有误的是( )。
5.班级管理的实质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
21.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海因茨偷药是对妻子负责,是好丈夫的表现,所以他应该偷药。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不定项】5.针对上述两位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小镜子对“烽火戏诸侯”历史事件十分感兴趣,特别想穿越到现场去看看,如果小镜子刚好穿越到当时的学校,学生们可能正在学习( )。
30.下列对于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下面叙述中,错误的一项( )。
17.小华喜欢背后对同学说三道四,某次觉得班上同学看自己的眼神很奇怪,觉得是同学在背后偷偷讲他坏话。这属于社会知觉偏差中的( )。
9.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