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题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并且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是(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4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6.教育法律救济的主要方式是( )。
测验能够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是测验的( )。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问不管,这样的行为违反了下列哪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
23.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教育法律规范看,该表述属于(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在着装方面的要求是( )。
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这些问题的教师,处于( )发展阶段。
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判断每小题的正误,在答题卡上题号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无论正误,均要说明理由。)31.对学生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管理型。 ( )
9.班主任是指受( )的委托,为学校班集体设置的专门负责该班教育和管理的教师。
39.简述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列举三个即可)
12.1932年,瑞士心理学家( )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