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正当防卫
B
事后防卫
C
自救行为
D
故意伤害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事考帮答案】A。考查法律-刑法。《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第六条 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于不法侵害已经形成现实、紧迫危险的,应当认定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对于不法侵害虽然暂时中断或者被暂时制止,但不法侵害人仍有继续实施侵害的现实可能性的,应当认定为不法侵害仍在进行;在财产犯罪中,不法侵害人虽已取得财物,但通过追赶、阻击等措施能够追回财物的,可以视为不法侵害仍在进行;对于不法侵害人确已失去侵害能力或者确已放弃侵害的,应当认定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不能苛求防卫人。对于防卫人因为恐慌、紧张等心理,对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产生错误认识的,应当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依法作出妥当处理。据此,本案属于在财产犯罪中,行为人虽已取得财物,但仍可挽回损失的情形,甲仍可构成正当防卫。故本题选A。
相关试题
1. 习近平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出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段话体现了( )。
38. 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党的思想引领,实践引领,组织引领。( )
4. 王某饲养的泰迪犬丢失,李某拾得后以100元卖予张某。数日后,王某遇到张某带着自己丢失的泰迪犬,呼喊后该犬立即奔向王某。后经确认该犬确属王某丢失。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38. 下列属于公文期复用语的是( )。
17.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6.甲每隔2天去一次健身房(即星期一去后下一次为星期四去)。但甲从今年9月开始每周六全天值班,如遇周六应该去健身房的时候,就往后顺延一天,而后仍保持每隔2天去一次不变。如9月1日星期四去了健身房,问9月甲最后一次去健身房是在哪—天?( )。
13.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36.下列关于公文决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18. 下列选项中,不当然与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是( )。
36. 2019年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小李累计旷工16个工作日,单位可解除与小李聘用合同。( )
8.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重视家教家风的道德观念的有( )。
6.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