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全面实行全国草原禁牧
B
放开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限制
C
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
D
鼓励发展各种形式规模的农业经营
正确答案 :C
解析
12.C【解析】农村经济
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在“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部分指出:“(十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支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渔政执法能力建设,确保十年禁渔令有效落实,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30.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 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可以说,环境影响评价是控制环境风险的“____”,也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对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发挥着重要作用。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83. 由于全球碳排放量的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气候呈现升温趋势。但与此同时,气候变暖也会让部分树木生长速率加快,从而使树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因此,人类不需要过于担忧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72、“模棱两不可”是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做出的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不能都加以否定。如果都加以否定,就会犯“模棱两不可”的错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犯了“模棱两不可”错误的是:
88. 老赵前几天从张警官那儿听说了一场审讯,嫌疑人甲、乙、丙中有一人是真凶,关于审讯结案,张警官没有透 露,但老赵当时根据获得的以下信息推测出了真凶:(1)张警官说每个嫌疑人都指控另外两人中的一人为真凶,但是没说谁指控他;(2)张警官说甲说了真话;(3)张警官没说乙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4)张警官说了丙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关于丙说话的真假,老赵现在已经忘了,但他稍作思考,还是再次推测出了真凶。 由此可知( )。
118. 以下年份中,全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关于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②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④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
44. 今日中国大地,正在经历着由黄到绿、由绿到美的转变。但也要看到,随着自然条件较好地区基本绿化完成,继续增加林草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林草资源质量亟待提高,尤其是在开展绿化工作的过程中,还有违背自然 和经济规律的现象需及时扼制。“在哪儿种”“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解答。对这段文字所强调的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75. 限制性营销,是指面对超过了企业的供应能力的产品或服务时的企业营销对策。企业一般通过提高价格,减少 促销活动来“低调”营销,其目的是通过企业行为来协调市场需求。抵制性营销与限制性营销不同,限制性营 销是限制过度的需求,而不是否定产品或服务本身;抵制性营销则是强调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有害性,从而抵制 这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经营。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限制性营销的是:
92. 已知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全球共发射卫星1132颗,2019年发射的卫星数量是2017年的1.5倍还多2颗,2018 年比2017年多31颗,则2019年全球共发射卫星:
107. 2017年第一季度成交土地面积:
25. 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生产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共事务,很容易遭遇“搭便车困境”——人人都想_____,最终 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节约资源的功效并没有那么_____,需要人们久久为功;付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 的反馈与回报,难免会影响公众参与。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52. 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丝绸之路文学”蔚为大观,其间多姿多彩的异域文化意象正是“丝路精神”的折 射。如唐朝与域外的交往和交流,就为唐诗创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其中对使节、商贾、艺人、僧侣和各 种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人们的活动的描写,蕴含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丰富信息。再如13至14世纪,中国首次 形成有着沙漠与海洋两大出口的全球性开放格局,这一时期的丝路纪行文学,上至国家政事外交、军事行动、 宗教民俗,下至交通路线、饮食生活、货物钱币等无所不包,不仅文学价值值得重视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与文 化价值。关于“丝绸之路文学”,这段文字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