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材料4
齐老师在一次讲课时,讲到“水果”的概念时。先列举了“苹果”、“梨子”、“香蕉”等,再讲到“水果这一概念”。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齐老师在授课时,利用多媒体,先展现各种“苹果”、“梨子”等的照片,再精炼出水果的这一本质概念。学生也能迅速掌握。并且齐老师准备了小勋章,凡是上课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认真听讲的小朋友,都可以在课下找齐老师领取一枚小勋章。小光是个腼腆的孩子,最开始是个不爱回答问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小孩子,但自从齐老师实行了这一个奖励机制后,小光变得开始认真听讲,并且也开始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了!班上的整个氛围也变得和谐融洽了。
A
学生的学习属于下位学习
B
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内容形象且生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C
齐老师具有强烈的“教育机智”
D
利用了正强化,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正确答案 :B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学习分类和学习动机
齐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苹果”、“梨子”等的照片,是的教学内容形象且生动,再过度到水果这一概念,使得学生更易吸收知识。故B项说法正确。材料中,齐老师利用增加小勋章这一强化物,使得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及认真听讲行为增加,属于正强化。故D项说法正确。
A项:学生的学习属于上位学习。上位学习指,先学习较低概括性的知识,后再学习高一层次的概括性知识。材料中,先学习的时“苹果”、“梨子”、“香蕉”等概括性较低的知识,后再学习“水果”这一概括性水平高的知识,属于上位学习。说法错误,故排除。
C项:材料中没有突发事件,以及对突发事件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D。
相关试题
71.根据上述案例,下列说法正确有( )。
65.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有( )。
44.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 )。
5.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78.本材料,胡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
74.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54.下列不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
67.下列( )属于非智力因素。
32.学生在背书的时候总是容易记住两端的内容,记不住中间的内容。这种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遗忘。
《劝学》中写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69.学校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
31.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