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0.046
B
0.076
C
0.122
D
0.874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概率问题。
解题重点:掌握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分类分步计算。
解题过程:根据题意,只有一人全对,要么是小李要么是小杨,则分情况讨论后将概率相加即可。①小李全对而小杨没有全对,此时的概率为95%×(1-92%)=7.6%;②小杨全对而小李没有全对,此时的概率为92%×(1-95%)=4.6%;那么只有一个人全对的概率为①+②=7.6%+4.6%=12.2%=0.122。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27.市场经济最神奇也最让人______之处,就是市场中不同的主体通过自发的博弈与______而各得其所。对所谓完美、超然、成熟改革方案的渴望与膜拜,其实仍然是典型的计划思维,指望用一套方案打遍天下更是南辕北辙、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如果______“圣人造书”的神秘观念不论,这种认为书法源于象形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它指出书法是从现实生活中______形体的。但如果认为“象形”就是书法的审美本质,那就失于______了。书法是无形与有形、不象形与象形、抽象与具象的统一。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4.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比赛活动无所不在,凡是有竞赛的地方就有规则的存在。体育比赛有严格和严密的竞赛规则,裁判员在赛场上依据规则来进行判罚,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没有任何争议的优胜者。这些活动的背后,如何用好的规则引导竞争,规范竞争,使人向善,使社会更为公正,是古希腊思想家们热衷探讨的话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77.某研究小组在 1984 年挑选了 10 万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在 2010 年的反馈调查中,超过 2.6 万名志愿者已经离世。研究小组发现,经常食用诸如麦片、糙米、玉米和藜麦等粗粮的志愿者生病和死亡比例比不食用者低,尤其是患血管疾病的比例更低。研究人员认为,食用粗粮有助于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结论?
14.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去个性化有两个特点: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感的模糊化。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情境不属于去个性化的是( )。
39.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和丰富的音乐源泉,不仅孕育诞生了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还哺育了不少音乐天才。在音乐史上名垂千古的“交响乐之父”、古典主义音乐的卓越创始人海顿,就是在维也纳谱写了大量的交响乐,从而名扬全球的。和海顿同时代的莫扎特,他的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基本上也是在维也纳居住的时候谱写的。音乐艺术的一代宗师贝多芬虽然生在德国,却是在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一举成名的。歌曲之王舒伯特,则完完全全生在维也纳,长在维也纳。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传统手工艺从来都不是完全浪漫化的存在,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而是存活在一个由生产、传播到消费的经济链条上,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手工艺职业群体和一套行业体系。脱离了消费市场的手工艺无疑很难生存下去。所以,在当代社会,对手工艺的关注和推广依然要注意挖掘其生存的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不能沉浸于对民间文化过分理想化的想象和迷恋之中。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16.中国古代书画中的许多旷世杰作都是一些尺幅很小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后代书画家欣赏和膜拜。反观当下画坛,书画市场的火热吸引了大批对艺术品经验欠缺的新投资者加入,由于他们对书画的价值判断缺乏认知,误以为画越大,价值一定越高,便不加选择地购藏了一些毫无价值的“大作”,最终叫苦不迭。而一些书画家为了迎合这种市场喜好,亦不再一心专注于作品的内在质量,而是热衷于投其所好,盲目求大,于是大而空、缺乏笔墨与内涵表现的“巨制”不断涌向市场,既扰乱了市场,也使自己离真正的艺术创作距离越来越远。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7.某校组织师生春游,已知有397名师生出游,旅游公司有39座和17座两种客车,问要让所有人都有座位,且客车上没有空座,一共需要几辆车?
【例1】(2022·联考)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必须______,充分结合地方的污水处理需求和成本消化能力。如果明知道后期运营负担重却还是“先建了再说”,这就是赤裸裸的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环保作用,反倒会加大地方负担和资源浪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98.2013~2016各年末,A自治区城镇、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户均家用汽车和移动电话拥有量均高于上年的年份有几个?( )
62.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教学内容最符合环境教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