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战国时期学生在背诵“九九乘法表”
B
东汉时期出现了介绍勾股定理的书
C
秦朝时期人们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D
隋唐时期老师在课堂上教学圆周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人文常识。
A项正确,九九乘法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沿用有三千多年历史了。因此在战国出现学生背诵“九九乘法表”是可能的。
B项正确,勾股定理最早出自《周髀算经》,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典籍,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因此东汉时期出现勾股定理的书也是可能的。
C项错误,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已出现了一种可以观察温度变化的“瓶子":瓶子中装上水,如果水结冰了,气温即低于零下,进入寒冬了;如果冰融化,则气温回升。这种瓶子称“冰瓶”,也叫“水瓶”,可谓是中国最原始的一种温度计,被视为现代温度计的雏形。先秦时期观察“瓶中之冰”、南朝已使用“腋下温度”,还通过“火候”“物候”来测定超高温、预测未来气温趋势等。但是都没有用负数表示温度,因此秦朝并不能用负数表示温度。
D项正确,在历史上,有不少数学家都对圆周率做出过研究,当中著名的有阿基米德、托勒密、张衡、祖冲之等。中国,最初在《周髀算经》中就有“径一周三”的记载,取π值为3。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所以隋唐时期老师在课堂上教学圆周率的情形可能出现。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风俗是一种表现日常场景和事件的艺术体裁,在绘画中的风俗体裁被称为风俗画,它常常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发生在生活、劳动、节庆、休闲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与习俗。下列属于风俗画的是( )。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书法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作,关于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楷,即楷体小字,创始于三国魏时期的钟繇。下列书法著作属于小楷作品的是(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取得的科技成就,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画院的基础上,宋代继续设立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画院集中了社会上的优秀画家,下列绘画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
这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具备书法用笔、结字和章法三要素,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方折等特征。此处的“这”是指( )。
我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就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一部天文方面的奇书,此书是由战国时期楚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所著。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了“书同文”。他规定以秦国的( )作为标准文字,统一了全国的文字。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书法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作,关于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著作,其作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