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方法
B
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作用
C
数字经济如何使乡村产业振兴的效率得以提升
D
借助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有哪些现实制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后文推断题。
文段首先指出学术界对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促进作用已有研究;接着通过“但”引导转折,提出问题即对数字经济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制缺乏理论解释,并介绍了该问题带来的危害,即可能夸大或弱化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导致政策制定的偏差;最后通过“因此”总结全文,提出对策即在厘清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的关键作用的基础上,从效率提升、产业变革、结构优化三个角度剖析其内在机制。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结论上,强调要厘清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的关键作用,按照话题一致原则,后文也应该围绕“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的关键作用”这一话题继续论述。对应选项,B项符合文意,与尾句话题衔接一致,当选。
A项,“方法”与尾句核心话题衔接不一致,按照行文逻辑,应先论述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再具体论述促进乡村振兴的方法,排除;
C项,“使乡村产业振兴的效率得以提升”与尾句核心话题无法衔接,文段强调的是要在厘清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基础上再从效率提升方面剖析其内在机制,所以应该先论述“关键作用”,再论述“如何提升效率”,排除;
D项,“现实制约”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相关试题
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步伐,今天的少年儿童与乡土田园渐行渐远。如何开展既符合时代特色又“接地气”的耕读教育?这道“考题”,考验的是学校与教师勇于创新的意识、因地制宜的本领。很多学校意识到:“耕”离不开土地和自然,“读”重在学习广博有趣的各类知识、涵养自强不息的人格品德、树立报效国家的崇高志气。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老师们带到原野田间,越来越多的课堂开设在了大自然里。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学习农耕知识、活泼健朗地舒展心胸情怀,耕读教育的真正意义由此得以实现。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9. 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控制体系,______ 了中药材源头种植到终端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医院积极利用现代制药新技术 ______ 了传统医院中药制剂的给药剂型和给药方法,走科学化的特色制剂发展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化用药需求。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几项:①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③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已经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心理学先驱所罗门·阿希通过一系列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证明,即使是判断“三段线段谁最长”这样的简单任务,人们的回答也会受到他人的强烈影响,进而在并无胁迫的情况下服从某种群体规范。人们为什么会服从规范?这可能源于群体中的个人害怕被其他成员视为“一匹离群之马(越轨者)”而遭到孤立。人的这种顺从行为在动物身上也有所体现。比较心理学家本内特·加利夫的研究发现,挪威大鼠会忽视自己的偏好转而选择同伴偏爱的食物味道,尽管有时这种味道并不怎么好。这段话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某公园绿化管理部门采购了100片围栏,每片长1米且不可弯折、拆分,拟围成5块周长相等且互不相邻的矩形花卉区域。若不考虑拼接间隙,那么这5块区域的最大与最小面积最多可相差多少平方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②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③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39. 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言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研究表明,荔枝难以保鲜是因为果实的呼吸强度很高,导致果实品质急剧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
43.实践是人的思维方式得以形成的最切近的现实基础,人的思维方式是实践的要素、结构、过程、程序、规律的观念反映,是实践方式的内化与积淀。没有实践活动,也就没有思维方式或思维结构。而思维方式或思维结构一经形成,又成为人们进行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思维的框架、定势、模式、取向。实践方式作为由实践的各种要素、活动构成的实践逻辑,经过实践的无数次的重复,逐步扬弃了具体实践活动的个别性、特殊性与偶然性而具备了一般性、普遍性与必然性,人类实践也逐渐趋向稳定、成熟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下列说法中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
2012年至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5.3万件,年均增长13.8%,累计注册商标3556.3万件,年均增长25.5%。累计评出中国专利金奖310项,获奖项目新增销售额超过2.5万亿元。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累计2.19万亿元,年均增长13.7%,其中出口年均增长31.2%,超过进口增速近20个百分点。知识产权有力支撑了创新型经济、品牌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2023年,《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下列著作内容和篇名对应正确的是( )。
97. 某智库调查表明,某省 2022 年的长租房成交量呈不断上涨的趋势,排在全国前列,成交总量超过 3000 套,较去年增长超过 40%,有效解决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难题。因此有专家认为,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是我国解决住房难题的一剂良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鸿雁南飞、菊花盛开之时,文人墨客秋思绵延,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晚秋画卷。卢纶笔下 的寒露是“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一派明艳繁茂 ; 王安石眼中却是“空庭得 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满眼的寂寥惆怅 ; 元稹诗里描绘“寒露惊秋晚 , 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 , 万里雁随阳”, 则充盈着_______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