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该农作物病虫草害自动识别与远程诊断系统在试验阶段发现,病虫草害图像只能自动识别小部分农作物
B
农作物病虫草害自动识别与远程诊断系统是基于深度信息的图像自动分割技术的
C
农作物病虫草害自动识别与远程诊断系统的数据库会不定期更新与推送,力求让用户使用到最新的技术
D
植保专家通过在田间采集数据得出结论,农作物病虫草害问题通过科技手段,已得到较大改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论点:只要将该智能系统投入田间作业中,农作物的病虫草害问题将会得到根治。
A项,指出该系统只能自动识别小部分农作物,说明即使将该系统投入田间作业,也只能解决小部分病虫草害问题,并不能根治,可以削弱,当选;
B项,指出该系统是基于深度信息的图像自动分割技术的,但论点讨论的是该系统能否根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问题,该系统的技术基础与论点无关,不能削弱,排除;
C项,指出该系统的数据库会不定期更新与推送,力求让用户使用到最新的技术,与该系统能否根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问题无关,不能削弱,排除;
D项,指出农作物病虫草害问题通过科技手段,已得到较大改善,但并未说明该科技手段是否是使用了农作物病虫草害自动识别与远程诊断系统,不明确项,不能削弱,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来源
2023年10月28日酉阳事业单位考试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嬗变:演变
中国肩负起时代_____的重大历史使命,开始走向世界网信的“引领者”。新基建“______”,数字经济迎风速长,中国“智”造享誉全球,“码”上建通道,“云”中搭舞台,中国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缔造网络强国。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地基监测方面,在15个省(区、市)布设了地基空间天气观测设备84台(套),已初步形成“三带六区”地基空间天气专业网布局②天基监测方面,依托13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装载的12类49台(套)空间天气监测仪器,探测能力和精度稳步提升③空间天气的研究对象是距地球表面30公里以上的空间领域,主要包括日地空间的太阳日冕、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等④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天气业务监测格局⑤大部分的航天、卫星、通信、导航活动都发生或依赖于这个空间领域⑥初步实现了对太阳、地磁、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重要参数的业务化监测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木糖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原产于芬兰,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昧剂。在自然界中,木糖醇的分布范围很广,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但含量很低。对于人体来说,木糖醇也不是一种“舶来品”,它本就是人们身体正常糖类代谢的中间体。木糖醇可代替糖按正常生产需要用于糖果、糕点、饮料。在标签上说明适用糖尿病人食用。实际生产中,本糖醇可作为甜味剂、湿润剂使用。木糖醇还可用于炼乳、太妃糖、软糖等。用于糕点时,不产生褐变。制作需要有褐变的糕点时,可添加少量果糖。木糖醇能抑制酵母的生长和发酵活性,故不宜用于发酵食品。根据上述文字,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要建设覆盖全学段的数字教育课程体系,将提升数字_____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实习实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增强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注入______的动力。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数字农业的是( )。
随着世界范围内低碳概念的提出,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产品必然要遭到淘汰。而我国的产品出口仍大量依赖产品的初级加工,客观上,对我国外贸出口构成了一定影响。但是,绿色贸易壁垒有别于关税壁垒,是把双刃剑。虽然绿色贸易壁垒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与科技存在巨大反差的背景下施行的,具有隐蔽性、歧视性的特点,并将对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中国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推动企业加强产业升级改造,推动企业科技研发上的投入。根据上述文字,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鹤唳华亭:狗急跳墙
【例5】有的内外有别,在家注意按需取用,剩饭剩菜也能放到冰箱,出去吃饭就______、面子作祟,往往点了一桌菜吃不完也不打包,有的平时注重_____,一到举办婚宴、升学宴等宴请活动,还是摆脱不了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的陋习,导致“盛宴”变“剩宴”。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独特价值效应是指购买者对某种产品区别于竞争产品的特色评价越高,他对价格越不敏感。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了独特价值效应的是( )。
如仅安排甲、丙、丁三台仪器用最少天数共同完成460件A样品和400件B样品的分析任务,则丁分析的B样品比A样品多多少件?( )
人工甜味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代替蔗糖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大部分人工甜味剂几乎不被人体转化,因此被人们称为无热量的糖。近年来,人工甜味剂也被广泛用于动物饲料,以改善饲料的口感。第一种被人类使用的人工甜味剂是糖精,它是在1897年用煤焦油提炼一种新的防腐剂时意外发现的。在1890至1930年间,糖精在美国是唯一被应用的人工甜味剂,而且当时只被用于糖尿病患者。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这加速了多种人工甜味剂的出现和更为广泛的应用。1950年至1980年,甜蜜素和阿斯巴甜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之后,三氯蔗糖,安赛蜜,纽甜和NHDC等新型甜味剂在消费市场上所占分量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大概消费安赛蜜4000吨,甜蜜素47000吨,糖精 37000 吨。这段文字意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