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从世界观来说,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把握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的,人的世界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从认识论来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检验认识之真理动力、性的唯一标准。从历史观来说,实践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相关试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依据是(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话体现的哲学含义是( )。
宋代名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脍炙人口的那句话是( )。
“世界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邓小平认为,从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算起'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3月15日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开启了“民法典时代”。
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安顺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提出了建设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和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的战略部署。
党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是( )。
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农”问题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