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相关试题
8.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消极的、被动的。( )
16.在实验中让你戴上耳机. 然后开始由小到大地调节音量,你会从一开始听不见,到开始逐渐能够听得见。你刚刚能够听得见时的音量,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19.建构主义认为教学都是知识的传递。( )
55. 某中学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感到时间太紧张。原因是她做下题时总是担心上题做错,因此不得不反复检查,因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尽管她也觉得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种障碍是( )。
12.一位教师调入某中学,开学后他就着手调研任教班级物理课的学习情况,设计灵活的教学流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他的引导下,学生期中考试的物理成绩大幅上升。这说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
30.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要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他认为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受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这是他的( )。
10.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阶段包括( )
14.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之后,再学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 )
44.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
6.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表现为( )
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28.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代表教育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