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A
x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正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故本题表述正确。
相关试题
105.(2)你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可以有什么样的互补性?(5分)
9.我国对劳动合同制度实行( )。
104.问题:(1)试分析“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举办成功的原因。(3分)
27、研究显示:所谓“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那么好。研究者引用大量基因资料,发现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蛋白质胆固醇(HDL)水平即使升高,对降低心脏病风险也不一定有帮助;与此同时,因遗传因素而有较高HDL水平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并不低于天生HDL水平较低的人。如果HDL真的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前者患心脏病的几率应该较低。人们对这一相关研究成果感到不安。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79.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做好“六稳”工作,下列属于“六稳”的是( )。
58、2018年上半年我国摩托车产量、销量最接近的月份是( )。
我们并不苛求完美无缺的改革。认同次优思维,即使存在很多缺陷和不完美的地方,但比过去有所进步就值得赞赏——次优思维是一种务实的思维,但这样一种思维正被官场某些贪得无厌之流滥用,成为遮掩其惊人贪欲的遮羞布。某些地区的车改就是这样。他们利用公众对财政用度的不知情,反正过去的集体之恶也无法追究,于是尽可能去丑化过去,把过去的情况说得很糟,从而论证如何并不算太坏,甚至可以算得上可以接受的次优。他们所做的不是论证改革本身的正当,而是在顾头不顾腚地丑化过去中为自己辩护。无论车补如何的过分。但比过去还是有节约啊,“次优思维”就是这样被滥用。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103、请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任意举4项)
9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
64.2019年5月5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持不懈抓好脱贫攻坚各方面工作,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三保障”是指( )。
94.以法律为准绳指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一是黎元为先的民本思想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孟子讲“民为贵”,到李世民提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再到北宋时期苏辙谏言“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从古至今,民本思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这种深层次的文化理念是我们在做出选择时无形的“指挥棒”。在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拿出巨大的政治勇气做出了“封城”的决定。在抗击肺炎过程中,提出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老百姓生命和健康最生动的注脚。“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庄严承诺。二是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上下同欲者胜。疫情发生后,从医护工作者到武警战士,从社区干部到建筑工人,千千万万人手牵手心相连,在同心协力中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和中国奇迹。社会各阶层、各行各业迅速投身战“疫”行动,团结共进、众志成城成为战“疫”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保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4日除夕,解放军医疗队星夜驰援,此后,全国各地340多支医疗队,共4.2万名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市外16个市州(林区),四面八方的战“疫”力量火速向武汉、向湖北集结。那些从全国各地运往武汉的生活物资,更是体现了我们的同胞情和手足义。三是风月同天的人文关怀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疫情面前,我们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向那些曾经捐助过我们甚至没有捐助过我们的国家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肩负起了一个国际上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100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纷纷给予支持和援助。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之时,中国将援助物资发往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毫无保留地分享抗疫防控经验,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