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修建 计划
B
兴建 打算
C
建设 设想
D
建造 构想
正确答案 :D
解析
D【解析】实词辨析题。
第一空,待填词搭配“防洪设施”。对应选项,A项“修建”指施工(多用于土木工程),B项“兴建”指开始建筑(多指规模较大的),D项“建造”指建筑、修建,三项均与“防洪设施”搭配恰当,保留。C项“建设”指建立、设置,创立新事业,不能与具体事物搭配,排除。
第二空,待填词搭配“长期防御科技”,由“在未来30年里”可知,“气候变化技术”目前仍是一个宏观蓝图,更多为一种想法。对应选项,D项“构想”指形成的想法,能体现蓝图之意,符合文意,当选。A项“计划”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文段中长期防御技术依旧是蓝图,并未达到可以规定具体步骤的地步,排除;B项“打算”指考虑、计划,意思上契合,但是在表达上较随意,为口语化的用法,文段风格偏正式,不如“构想”更契合文段语境,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美国陆军部<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解读》
相关试题
99.若按照2018年同比增长率,到2019年底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 )。
87.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时候,一个企业要是不激流勇进,创造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也不适时撤退、主动割爱,放弃没有前景的市场,那么这个企业最后一定会陷入危机之中。如果以上论断为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7.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的通过。如想让某个小球隐形,可在该小球的四周覆盖一层以同心圆形状排列的超材料,这种材料能挡住传来的一切光波,并且不发生反射或吸收现象。被挡开的波在物体的另一边再次汇合后继续沿直线传播。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也就实现了视觉隐身,简而言之,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进而达到不可视的效果。未来,隐身衣将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作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但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实现隐形,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隐身衣能够让光线穿透自身 B.物体阻挡光波使人能够视物 C.隐身衣用于军事会引发战争 D.使用超材料能够反弹雷达波
51.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指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近年来,中国人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特别是儿童。调查数据显示,10年前我国儿童人均每天喝饮料715毫升,10年后的今天翻了一番。目前市售的多数饮料含糖量为8%至11%,一瓶容量为500毫升的饮料,含糖量就在40克至55克之间。医学专家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宜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儿童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可以超过25克。然而,仅1瓶饮料中的添加糖含量就已经超过推荐值底线。殊不知,就在我们大快朵颐、痛快吃糖的同时,糖也在悄无声息地“吃掉”我们的健康。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甜蜜诱惑,难以抗拒 B.减糖行动,刻不容缓 C.嗜糖之害,甚于吸烟 D.低糖饮食,有益健康
44.生命存在的首要条件是液态水,一颗行星是否宜居取决于表面温度能否维持液态水的存在。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此前研究认为,随着恒星辐射增强,其地表冰雪最终会融化形成液态水,从而适宜生命生存。不过,最新研究证明,随着恒星辐射增强,冰行星或冰卫星将直接进入极端炎热的温室逃逸状态,表面温度将升至100摄氏度以上,液态水无法存在。一旦冰雪融化,行星地表反射能力的突然降低使其吸收恒星辐射的能力大大增强。此外,冰雪融化后,大量水汽进入大气,强温室效应也使地表温度进一步升高。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宜居行星在事实上并不存在 B.冰行星或冰卫星其实不宜居 C.冰行星或冰卫星其实没有冰 D.温室逃逸状态阻止了冰融化
32.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一系列体制障碍的清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得到巨大的_____和有效的重新_____。中国终于把自己在几个世纪“大分流”中的落后地位,_____为向发达经济体的“大趋同”,开始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并以成为世界第二位经济体为象征,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依次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累积 组合 扭转 B.积聚 分配 转化 C.积累 配置 逆转 D.积攒 组织 转化
11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113.2018年1至6月,发行一般债券的占比较发行专项债券的占比约( )。
109.2017年A市生态与环境价值中,年值、贴现值较上年均有所上升的指标有( )。
某篮球队共有九人,分三组举行三人制篮球赛,他们的球衣号码分别是从1号到9号,分组后发现三组的球衣号码之和不同,且最大和是最小和的两倍。则各组号码之和不可能是下列哪个数?( )
96.截至2017年底,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 )。
53.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对推动生态保护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以全域旅游减轻景区的承载压力 B.以全域旅游推动生态保护新格局 C.以全域旅游资源观保护核心资源 D.以全域旅游环境观优化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