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6-100题。
(1)动物真的能预报地震吗?
(2)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思城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纷纷迁出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
(3)全球每年平均发生能被仪器记录的地震超过50万次、人可以感知的地震10万余次、破坏性地震100多次。从唐山大地震到阪神大地震到台湾9·21大地震,直至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这地球的颤抖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恐惧和创伤。然而至今,人类还未能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报地震仍然是无数地震学家为之殚精竭虑的目标。
(4)如果动物们能帮人类一把,那该多好啊!那么动物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套专门用来躲避地震的特别本领呢?对于一个动物个体而言——包括人在内,一生中因地震而受到伤害是一种极小概率的事件。特别是对那些寿命很短的动物,比如老鼠,在它的生命周期内遭遇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为了一个概率几乎为零的事件特别准备一套复杂机制是极端浪费的,如同生活在电气时代的现代人类偶尔会遭遇触电的意外,但是人们没必要天天穿着厚重的绝缘服生活。
(5)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事实上,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也就是说,其他的很多事件——诸如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开过的一辆卡车,也可以引起动物相似的反应。养过宠物的读者恐怕都见识过自己的宠物莫名其妙发脾气。
(6)即使我们先退一步,姑且假设动物可能感知与地震相关的物理化学信号,也有可能对此作出一些反应,但它们又能以什么方式“告诉”人们呢?也就是说,人们怎么从它们充满混杂噪音的行为谱中发现这个信号呢?
(7)动物表达一些行为会遭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了它自身的生理需求外,社群、环境也会带来很大压力。人们在解读动物行为时往往不能靠行为发生当时的姿态来判断它的目的或原因。而且要研究异常动物行为,本身也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要确认什么是正常的动物行为,然后再排除和行为变化没有关联的外界因素。即使有的因素和行为变化同步,也不能确定就是它直接影响了动物的行为,还要靠实验设计来检验这个关系是否存在。
(8)动物的“异常”行为能预报地震这一说法还被一种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的常见心理学现象强化。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事件后,往往能更清晰地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经历的事情——所谓的“异常”行为时常发生,只不过大部分都被人忘记了。
(9)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则是传言。比如印度洋大海啸过后,人们几乎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然而泰国普吉岛当地流浪狗基金会的志愿者帕克说,“许多狗被巨浪吞没,我在距离海边500米的院子里有9只狗,我没有注意到它们有任何异常行为。我丈夫在早上8点感觉到地震,但是狗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当人们面对着尸横遍野的惨景,还会注意到一条狗的尸体吗?
(10)还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一次谎报的地震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一场真正的地震。
A
将信将疑
B
断然否定
C
不置可否
D
坚决肯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定位到第四段,文段后文首先指出动物一生遇到地震带的概率很小,接着指出为了极小概率的事件特别准备一套复杂机制是极端浪费的;最后通过人们穿绝缘服的例子进一步论证发展动物躲避地震的特别本领是没有必要的。故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认同的。对应选项,B项当选。A项、D项与作者观点相悖,排除;C项,“不置可否”指不表明态度,但根据“是极端浪费的”可知,作者是明确否定的态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吗?》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产品责任是指因产品缺陷造成产品的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生产者和销售者分别或共同负责赔偿的一种法律责任。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情况明确属于产品供给方承担产品责任的是( )。
帕累托标准:如果既定资源配置状态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状态变好,而没有人的状态变坏,则认为这种改进的状态是“好”的。利用帕累托标准衡量为“好”的状态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帕累托改进的是( )。
经历世事沧桑,而立之年的他早已抛弃了一度浮躁的心气,现在变得_____下来,浑身透着一股沉稳与大方的气质。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我们这儿的问题是缺乏交流。”你经常听到这句让人听烦了的话吗?问题发生之后,“缺乏交流”是唯一最常见、最普遍的解释。商界、政府、劳资关系和婚姻都会出问题。人们认为,要是大家都拿出一点时间来,交流一下感情,做一点解释,这世界上的许多问题自然就会消失。人们似乎相信,只要当事人各方坐下来交谈,任何问题都能解决。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要谈到的是( )。
唐诗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下列诗句属于“诗囚”写的是( )。
人脸识别最大的隐患就是攻击者可以使用各种“假脸”蒙骗系统。近年来,攻击者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照片,随着技术的革新,他们能将照片合成带有眨眼、张嘴等动作的视频,看起来_____。“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需要更强大的检测算法来_____这些攻击。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数十年的盗猎大象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非洲象进化方向——天生没有象牙的雌象越来越多。类似“大象无牙”的情况值得人类反思,这是_____的物种变化,且朝着不可控的方向改变。而这种改变,显然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治理_____,是人类无法管控相关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导致意外后果反作用于野生动物。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4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人们一直在与蚊子斗智斗勇的路上前行,不仅是为了防止叮咬,更是要_____这些蚊媒疾病的传播。民间有许多简单有效的方法,比如纯人工的徒手灭蚊法、利用(电)蚊香或者驱蚊剂“熏”跑法、电蚊拍电击法以及蚊帐隔绝法......但要团灭一大片区域的蚊子,这些方法就_____了。为此,人们不得不_____更高效的灭蚊方法。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5年2月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关于文件提出的相关措施,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人类的选举制度出现了问题,其间充斥了太多的金钱和毫无意义的争辩。或许我们应将目光转向大自然,从中找寻选举的内涵,纠正或改善我们的制度。昆虫学家汤姆•西利建议我们应向蜜蜂学习。西利的研究表明,蜂巢是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当蜜蜂需要找个新家时,地点的选择是由许多蜜蜂投票的,比如根据这一地点的大小、湿度和周围鲜花多少等“质量”参数。每只蜜蜂都用舞蹈投票,当跳某种舞蹈的蜜蜂数目足够多时,大多数的意见也就倾向于舞蹈所代表的地点。蜜蜂不仅投票决定“迁都”,在候选蜂后的决斗中,工蜂也会以某种方式干预“选举”的走向,选择出对整个蜂巢的发展最有好处的那位当女王。下列最适合做标题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