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王老师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B
出现教育问题是由于王老师强化的对象不具体
C
学生为了得到王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而发言的动机是认知内驱力
D
王老师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
E
王老师请教同事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正确答案 :B D E
相关试题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19.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鼓励 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答案。(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人的身心发展遵循由“中心向周围发展”规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特征。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
6.品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 )
(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基础。
30.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 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22.4岁的童童用自己的压岁钱在玩具店买了一个180元的机器人玩具,童童与玩具店之间的购买关系是合法的,所以童童的购买行为属于有效民事法律行为。( )
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5、6题[资料]小李老师刚来到新班级不久,听说班上有个叫王刚的学生,他学习成绩不好,又很倔强和内向,不爱和同学交往,上课经常不守纪律,影响周围的同学,是班上的一个典型后进学生。小李老师通过与其家长联系,了解到王刚的父母均在外打工,他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父母远在外地,王刚只能偶尔通过电话和他们沟通交流。爷爷奶奶年纪大,无法辅导和检查王刚的学习,导致他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王刚作业书写潦草,没有预习习惯,作业中还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一次小李老师上课时,王刚又拿出自己的玩具玩了起来,还不时地发出“咯咯”的声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小李老师忍住脾气没有发火。下课后,小李老师找王刚谈话:“听说你有个新朋友,能让我认识一下吗?”然后又向王刚询问了怎样玩。考虑到王刚的性格倔强,沉默寡言,小李老师尽量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小李老师对他说:“上课玩玩具是不对的,你只顾玩玩具,对老师讲的内容一无所知,你的学习成绩才会差,你想考出好成绩吗?那就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在以后的教学中,小李老师很关注王刚,为他调换座位,让他与自律意识强、品学兼优的同学坐在一起;当他主动回答问题时,给予表扬,让他主动说话,改变沉默寡言的习惯;课后辅导他的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用关心与关注唤醒和激发王刚的进取心。同时,小李老师建议王刚的父母多与王刚交流,鼓励和督促他积极上进,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针对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7.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