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A.苏霍姆林斯基是和谐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B
B.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和《帕夫雷什中学》
C
C.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D
D.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利用的是陶冶教育法
E
E.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对儿童的自然教育,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
正确答案 :C E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知识。 提倡"发现学习"的是布鲁纳,而不是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C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C项符合题意。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的是裴斯泰洛齐,而不是苏霍姆林斯基。E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E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和谐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和《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利用的是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也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E。
相关试题
7.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5遍,学生的这种抄写行为属于操作技能练习。( )
33.由于新旧知识关系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形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列选项属于下位学习的是( )。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
13.下列关于品德的描述错误的是( )。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
李强同学在学习《善江吟》一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时,为了更好地记忆,他在背诵后,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依次集中起来,即“一半可露”这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因某句卡壳而影响全诗的背诵。李强同学的这种方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
8.做阅读题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种元认知策略是( )。
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快速联想,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这种方法是( )。
12.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首要步骤。( )
17.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不断内化的过程。( )
一个学生看到他的同学抄袭作业后选择报告老师,理由是“我要做一个好学生”,依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该学生处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