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讲解法
B
观察法
C
角色法
D
情景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讲解法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对社会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生动的解释,以使儿童系统的理解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方法,也便于指导其行为。这是社会教育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故本题选A。 B项:观察、演示法是指在学前社会教育中,教师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向儿童出示实物、教具、图片、录像等可以使他们感知的材料,使儿童通过观察获得相应的社会知识、社会情感以及社会行为的一种方法。 C项:角色扮演是指个人设身处地去扮演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不属于自己角色的行动过程,从而形成角色所需要的某些经验和行为习惯。
相关试题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活动区有一小筐玻璃珠,几个碗和一把筷子,老师的预设目标是让幼儿用筷子把玻璃珠夹到碗里。几个男孩分别把碗倒扣过来,各自用手把玻璃珠摆到自己碗底的小口里,小心翼翼的摞起来,比赛谁放的珠子多。结果不小心散落到了地上,被老师看见后立即阻止,要幼儿用筷子夹珠子。幼儿没夹几下,便感到无趣离开了活动区。 请运用相关理论从幼儿学习与发展、教师介入与干预分析此案例教师的行为。
37.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有一天午餐后唐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散步,老师一边走一边与幼儿交流,以下是老师与幼儿交流的话语:这朵花快死掉了,我们有办法救它吗?草丛里有什么昆虫?你们去找一找。为什么这片树叶比我的手掌要大?这片比我的指甲还要小呢?踩一踩,这里的土怎么松松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结合材料分析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以及如何将教育融入幼儿园日常生活之中。
4.在游戏讲评时,教师让幼儿以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已在游戏中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这种游戏讲评的方法是()。
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发展阶段中指出,象征性游戏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期是在()。
26.游戏观察中,主要围绕()。
22.婴儿双手动作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灵活到灵活的过程,体现在()。
2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有()。
10.加德纳提出的是()。
16.幼儿把那些没有生命或意识的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的思维叫()。
二、多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多形式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
14.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
12.儿童一个人在玩具,所用的玩具与周围其他的儿童不同,他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管别人在做什么,也没有作出接近其他儿童的尝试。此行为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