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B
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可能加剧全球的环境恶化
C
面临经济全球化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D
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全球行为,可能使一国的经济对别国形成依赖的风险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有:(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故本题答案为ABCD。
相关试题
既不临海又不与邻国接壤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 )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也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
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美元=6.5人民币变成1美元=5.3人民币,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 )。
( )并不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援助(如贷款),而是将工作集中在贸易规则的制定上。
下列情况会引起一国进口增加的是( )。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
( )属于国际直接投资。
2018年1月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4909元,而2017年12月25日1美元兑人民币6.5683元。这表明( )。
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表现形式,其标价方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