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模仿
B
认同
C
信奉
D
依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态度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内化。其中,依从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或类型。题干中“缺乏遵守纪律习惯的学生,在严格的老师面前也能遵守班级纪律”,很显然,学生是为了避免惩罚而做出与老师要求相一致的行为,属于依从的范畴,故本题选D。
相关试题
国家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其作用主要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来体现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下列选项中,符合帕累托改进准则的是( )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的本质是( )
小飞出生于2008年9月,现为某中学在校学生,2019年1月,小飞用存下的压岁钱自行到某知名品牌手机店购买了一部手机,购买后悄悄把手机带到学校。同日,小飞上课期间玩手机时被老师发现并告知小飞的父母。小飞的父母得知后,第二天带着小飞到手机店,要求退还这部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又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公民既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经济杠杆指由政府利用经济利益来引导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使之符合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的调节工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是“民主、自由、平等、法治”。(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0月17日,中国与毛里求斯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成为我国商签的第十七个自贸协定,也是我国与非洲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